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牡丹江医学院研究生教育发展质量年度报告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2-02-28 来源: 浏览次数:

牡丹江医学院始建于1958年,是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区唯一一所省属普通本科医学院校。2013年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一、研究生教育的指导思想、发展战略及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教研〔2020〕9号),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尊重研究生教育规律,把立德树人作为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按照国家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工作要求,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以“强化统筹、优化结构”为原则,以“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为主线,以分类推进培养模式改革、统筹构建质量保障体系为着力点,更加突出服务卫生事业社会发展,更加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更加突出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更加突出国际化人才培养,构建全方位立体式育人模式。

(二)发展战略

1.服务需求。研究生教育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以社会需求为着眼点,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以研究生为中心,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栋梁之才。

2.改革创新。加快研究生教育深化改革步伐,推进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以创新研究生教育机制体制、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等为着力点,寻求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动能。

3.特色发展。根据学校的学科特色和人才培养定位,坚持“二为”办学特色,依托基层实用型临床医学优势特色,注重研究生培养过程的自主性、自律性,促使研究生教育彰显学科优势,以特色求发展。

4.开放办学。“走出去、引进来”,扩宽研究生人才培养渠道,深化研究生联合培养改革,鼓励研究生、导师走出去,搭建学术交流平台,鼓励导师和学生到高水平大学进修学习,吸引国内外知名学者到学校授课。

(三)发展目标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加快研究生教育发展步伐,争取到2025年基本建成规模结构更加优化、机制体制更加完善、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服务需求贡献卓越、国内影响不断扩大、更加适应国家和区域发展需要的一流研究生教育体系。

二、总体概况

(一)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截止2021年底,学校拥有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涵盖医学、理学、工学3个学科门类,具体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 牡丹江医学院硕士学术学位授权点一览表

序号

学科门类

一级学科代码

一级学科名称

1

07理学

0710

生物学

2

10医学

1001

基础医学

3

08工学

0831

生物医学工程

表2 牡丹江医学院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一览表

序号

类别代码

类别名称

授权级别

1

1051

临床医学

硕士

2

1053

公共卫生

硕士

3

1054

护理

硕士

4

1055

药学

硕士

(二)学科建设情况

优化学科建设年度目标任务,引导推进学科方向凝练。在原有学科的基础上,突出分层分类的原则,按照不同的学科属性设计了优化、细化各项指标,并组织各学科建设单位和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完成交叉学科、学科创新团队和优势特色学科论证申报的工作,进一步夯实责任、形成合力。在申报过程中将“凝练学科方向的名称及数量”与“培育学科团队的名称及数量”两项指标体系确定,引导各学科持续凝练方向、培育团队,提升标志性成果与学科方向的匹配度。

我校科研实力持续上升,2021年度科研经费突破3000万。2021年度学校共获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部级课题16项,黑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实现零的突破;获得厅局级科研项目122项;获得横向科研课题3项,设立“牡丹江医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67项,“牡丹江医学院科学基金火炬计划”,获批发明专利40项,本年度共有13项专利完成实施转让许可,创造了经济利益。科研实力为学校培养优秀科研团队和培育中青年科研人才提供有力保证。

2021年,我校“牡丹江市北药资源开发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成功备案为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成为全省首批、牡丹江市首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并获得500万经费。

2021年,我校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中山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西南大学、河南大学、潍坊医学院等多家兄弟院校开展合作研究,形成跨校联合攻关研究团队,共同申报高水平科研项目。合作单位拥有1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4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团队成员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药理学会药物临床试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等专业领域杰出人才,实现高水平人才资源共享。

(三)研究生招生情况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既定的研招工作,创造了很多研招史上的第一次。我校本着研招考试公平、公正第一的原则对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全流程进行梳理,根据教育部、黑龙江省教育厅和省招生考试院的相关要求,出台了相关政策。尤其是复试工作首次大规模在网上进行的情况下,结合“新冠”疫情防疫工作和本校情况制定了《牡丹江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办法》、《牡丹江医学院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工作管理办法》、《牡丹江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管理规定》等相关规定。在初试和复试各环节对各招生学科开展的相关工作进行严格监督,对各招生学科制定的复试流程严格监管,大力推进一级学科命题、分专业复试的考试模式,把好人才选拔的重要关口,保证招生考试公平、公正、公开。

注重多渠道的招生宣传工作,对我校优势学科和优秀导师进行宣传,吸引优质生源报考。2021年我校硕士研究生报考1600余人,较2020年增加400人,增幅为33.3%。组织网络线上复试736人次,圆满完成了包括国家专项公共卫生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在内的390名研究生招生计划。

(四)研究生在校生情况

2021年底,有在校硕士研究生920人。按类型区分,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173人,占比为18.8%;专业学位研究生747人,占比为81.2%。在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与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比为4.32:1,学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与国家大力支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总体方向保持一致。

(五)研究生毕业和学位授予情况

2021届毕业研究生人数为144人:其中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8人,儿科学4人,耳鼻咽喉科学1人,眼科学3人,妇产科学4人,护理7人,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1人,老年医学2人,临床检验诊断学5人,麻醉学9人,急诊医学3人,神经病学10人,内科学21人,皮肤病与性病学2人,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4人,免疫学2人,生理学5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6人,外科学23人,病原生物学1人,遗传学2人,影像医学与核医学20人,肿瘤学1人。

2021届143名硕士研究生申请硕士学位,其中学术型硕士研究生44人,专业型硕士研究生99名。143名硕士研究生通过了理论课程的学习,完成了学校该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计划要求,修满了培养计划要求的学分,硕士学位论文通过了校外盲审并通过了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要求。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授予学位。

(六)研究生就业基本情况

2021届硕士研究生毕业生共143人。2021届毕业生整体就业率在省内高校排名稳居前列,毕业生主要以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为主,其次是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2021届待就业毕业生人数比2020年降低。

2021届硕士研究生毕业生签约地域主要集中在黑龙江省(44.44%)。省内签约地域主要分布在牡丹江市(20.31%);省外签约地域主要集中在毕业生生源地。 2021届硕士研究生毕业生单位性质为医疗卫生单位的占比最大,为 94.12%; 其次是高等教育单位,占比 4.20%。毕业生整体择业行业较为集中,卫生和社会工作行业占比最大,为94.12%;其次是教育业,占比 4.20%。毕业生工作职位类别主要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94.12%)、教育人员(5.95%)、其他行业(1.68%)。

2021届毕业研究生可以胜任工作要求,专业对口,能更好地运用其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社会提供服务。毕业生对目前工作的整体满意度偏向于满意,其中对工作地点满意度最高。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总体评价较高。因为毕业生人数较少不具有抽样调查条件,故无法使用量化指标体系做出衡量。根据毕业生就业情况,结合硕士研究生就业工作特点,学校将一步改进硕士研究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一是继续开拓就业市场,为毕业生提供合适就业岗位;二是加强研究生在校期间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教育,开展多种形式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三是提高就业创业服务能力,开展个性化职业生涯发展咨询、就业指导、就业创业讲座等多项活动;四是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开展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创业教育、培训和咨询,加大对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扶持,提高毕业生对学校的总体满意度。

(七)研究生导师状况

学校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规模稳步发展,现有校内硕士研究生导师270人,比2019年增长了48%。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71人,占比为26.3%;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199人,占比为73.7%。硕士研究生导师中正高级职称159人,占比为58.9%;副高级职称105人,占比为38.9%;中级职称6人,占比为2.2%。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具有博士学位119人,占比为44.1%;具有硕士学位136人,占比为50.3%;具有学士学位15人,占比为5.6%。校外硕士研究生导师74人,均由实践基地业务水平和科研水平强的骨干人员担任。

三、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我校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为出发点,结合我校实际,探索出具有时效性、针对性、特色性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一)优化育人体系,打造三全育人工作新格局

坚持以德树人、以智启人,以体育人、以美化人、以劳塑人,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新格局。深入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将德智体美劳融入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的各个环节,实现全方位育人。不断完善研究生管理机制,形成齐抓共管、部门协同的全员育人模式,将时时育人、事事育人、处处育人、人人育人的育人工作落实到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

(二)立足医学特色,打造全新思政教育模式

把思想政治教育全面融入日常教学,探索形成了具有医学特色的“1234”教学模式。即“一个宗旨,两个结合,三个依托,四个突出”教学模式。“把脉问诊、对症下药”的特色教学被多家媒体宣传报道,赢得良好的社会赞誉。研究生创办了“学而讲坛”品牌活动,积极邀请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传道受业解惑,将课程向课外拓展和延伸。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新课程思政模式

开展“人生初体验”、“悲喜交加一堂课”、“一封家书”、“历史小剧场”、“哲学视角”、“家乡介绍”、“辩论赛”、“新闻播报”、“诗词朗诵”、“红歌演唱”、参观考察红色教育基地、医疗卫生服务、社会实践等课内外的课程实践活动。教学情景剧《戊戌变法》在第二届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获得优秀奖。另外,我校特有的医学案例教学法受到了上级好评。我校编辑的《思政课医学案例集锦》日臻成熟。

(四)加强研究生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

持之以恒地开展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组织研究生在线收看中省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直播。以入学教育、研究生学术活动等为契机,深入到所有培养单位开展了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教育宣讲活动。积极引导广大导师和研究生遵守学术规范、抵制学术不端。坚持零容忍,构筑不敢、不能、不想的制度防线。

(五)打造思政队伍,保障学生思政教育有成效

我校建立以研究生指导教师、研究生辅导员、研究生干部“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加强对指导教师育人责任的要求与监督,形成了协同育人的强大合力,确保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在实际工作中时刻引导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实践者,彰显了师者大爱,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如全国抗疫先进个人1人、省级抗疫先进集体3个、省级抗疫先进个人13人,全体导师为学生作出模范表率。

(六) 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研究生日常教育管理服务工作

学校实行校、院两级研究生管理体系。研究生处负责学校研究生教育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日常业务管理工作,现设有研究生处综合科、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研究生培养科、学科办、研工办共5个业务管理机构,在编工作人员8人。

疫情以来,严格按照中省校及属地防控要求,按时报送和积极协查各类信息数据。参与制定返校工作方案,组织完成600余名研究生疫情期间的返校工作。线上线下结合,举办了2021年学位授予仪式。

召开研究生座谈会,了解研究生需求,并协调相关部门及时解决研究生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积极举办各类知识竞赛、主题教育等校园文化活动,丰富研究生校园生活。协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针对研究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报告,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普测、面询和危机干预,帮助研究生解决好学业压力、就业压力,增强心理调适能力,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协同招生就业指导处面向研究生举办就业指导专题报告及职业生涯规划专题报告,帮助研究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合理规划职业生涯。

四、研究生培养相关制度及执行情况

(一)课程建设与实施情况

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依据《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等相关文件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印发《牡丹江医学院研究生课程建设实施方案指导意见》,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课程中涵盖了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写的全部核心课程。为响应社会行业发展需求,在学校研究生培养指导委员会指导下,不断优化课程体系设置,修订教学大纲,突出专业重点、侧重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培养,实现课程思政全覆盖。进一步明确了课程建设规划和发展目标,加强了课程授课团队建设,注重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完善了课程考核制度和方式,开展教学改革等。一是在核心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中融入思政元素,提升了研究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伦理素养;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保证课程质量;三是采用实践教学、真实情境案例教学及床边教学等方式,提升了研究生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四是不断完善专业学位多元化课程考核体系、建立了课程质量监督评价反馈机制,确保了教学质量;五是加强研究生线上平台课程建设,整合校内外资源,利用线上形式给研究生提供国内外高质量研究生课程。

(二)导师选拔培训

学校稳步推进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严格执行《牡丹江医学院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实施细则》《牡丹江医学院研究生指导教师工作职责》等相关规定,加大对研究生导师的考核与培训。组织导师参加研究生教育大讲堂,帮助导师了解研究生教育发展状况,更好的开展研究生培养工作;邀请导师参加学校研究生教育会议,引导导师积极参加学校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提升导师参与研究生教育的主动性;召开导师交流会,交流指导学生经验和如何践行导师行为准则。以研究生导师微信群为平台,不定期发送高水平的学习资料,帮助导师了解国家研究生教育政策。

(三)师德师风建设情况

学校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新时代教育工作的总要求,将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教师的问候和嘱托作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方针,持续推进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建设,进一步凸显教师在学校人才培养中的主体地位,为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做出贡献。一是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施“立师德、促发展”教师思政工作,协同二级学院党委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全年举办思政活动40余次,深入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组织全体教师观看大型纪录片《为了和平》,引发了热烈反响。面向教师开展师德专题网络培训,实现师德师风教育全覆盖。二是着力加强教师队伍的监管考核。教育引导广大教师明师德、守底线。开展全员师德考核与全程师德监督,在导师选聘、职称评聘、评优选先、人才申报等环节,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制度。

(四)学术训练与交流情况

学科积极与俄罗斯太平洋国立医科大学、美国洛克菲勒大学、韩国建阳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菲律宾法蒂玛大学等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由于新冠疫情原因,线上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讲学和线上研讨。定期选派导师和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加大导师外派学习力度和研究生学术研讨会议,2021年国内外培训学习和国内外进修人数不断增加。导师分别在北京大学、北京协和医院等高水平医院进修。

(五)研究生奖助情况

奖学金情况:按照《牡丹江医学院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办法(试行)》的相关规定,参照牡丹江医学院研究生奖学金评审量化标准,研究生一等、二等奖学金的比例(前10%、50%)2021年共有11人获得国家奖学金(每人每年20000元)、43人获校级一等学业奖学金(每人每年10000元)、418人获校级二等学业奖学金(每人每年8000元)。

国家助学金:除定向或在职学生外,每位研究生均享有每人每年6000元国家资助,每人每月发放600元(除2月、8月外),获得资助人数共计866人。学校为贫困学生提供助研、助教、助管等校内兼职机会,给予其相应报酬(每人每月800元)。2021年我校研究生参与“三助一辅”岗位共计24人。

(六)学位质量情况

2021年,学校充分发挥导师、学院和学校的主体作用,坚持重心下移、关口前移的导向,严守培养环节的“过程关”,严控学位授予质量的“出口关”。

2021年,评选出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6篇,近五年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基本保持增长趋势。学位论文抽检均合格。

五、研究生教育改革情况

国家召开了新中国成立后的首次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陆续出台一系列改革文件,学校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召开了研究生工作会议,对学校今后一段时间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做了部署。

(一)创新探索,高质量做好优秀人才选拔工作

开创性的实施网络复试。学校研究制定线下和线上两套复试预案。编制印发《牡丹江医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方案》、《牡丹江医学院网络复试各阶段工作流程规范》等网络复试相关政策制度,整体工作零差错。累计复试考生700余人次,录取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90人。

(二)深化改革,完善适应质量提升的人才培养体系

1.深化培养过程改革。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开展研究生教学工作。课程设置本着“教以致用、研以致用、学以致用”的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使教学、科研、实践相结合。整合校内外资源,制定了核心课程群,根据不同专业需求设置课程体系。课程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课程采取了集中授课、教学研讨、案例分析、实践现场、临床技能模拟训练、科研现场等等多种教学形式。开设的课程以学生为主体,服务于学生的实践与专业需求。如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安排在周六、周日和晚间进行,这样能保证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轮转与实践。课程设置中加大了实践课程的比例。课程考核采取多样化形式,如大作业、课程论文、实践、实验报告、试卷等等,培养了学生科研思维、思辨能力、创新意识及临床实践能力。

2.以培养目标为导向,推进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改革。面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行业以及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以提升学术学位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为导向,积极推进分类培养模式改革和质量保证体系构建。通过实施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优秀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等举措,进一步完善培养方案,加强培养体系建设,加大核心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力度,破除“五唯”,完善多元评价体系;注重对基础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支持,提高研究生的原始创新能力;通过开设《科学道德与学风》、《学术沙龙》、《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德馨讲坛》等课程,以及开展学术论坛、社会实践等活动,培育塑造研究生的科学精神和服务国家科技战略需求的家国情怀;以“三好三有”导师团队建设为抓手,创新落实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途径,成为导师团队文化优势转化为师生发展优势的新典范,全面提升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3.以重大科研任务为依托,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学校重视发挥重大科研任务的育人功能,坚持把科研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面对国家关键领域“卡脖子”问题,学校积极调整科研组织模式,引导师生将科研着力点放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上,鼓励和支持研究生参与学校承担的重大科研项目,勇于挑战“卡脖子”问题。在学校重大项目中,成员中均有研究生,研究生撰写高水平论文,科教协同育人成果显著。建立了围绕重点科研任务的研究生招生和培养机制,探索了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学校加大全科医学、急诊、儿科等国家紧缺专业领域人才培养力度,加强临床医学学科、关键核心领域的研究生培养,满足国家紧缺专业领域高层次创新人才需求。通过设立研究生创新基金,专项支持研究生开展科研创新实践,鼓励研究生团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全面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4.以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为途径,加强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积极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加大案例课程,校企联合课程和专业实践体系建设。积极申报多项全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综合教改课题,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与执业医师资格认证衔接机制、案例课程体系建设、产教融合联合培养质量保障、专业实践要求与考核、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等方面开展了系统研究和实践探索。学校与哈尔滨市、深圳市、大庆市、绥化市等三级甲等医院合作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正在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正大天晴药业、哈药集团、友搏药业等大型企业合作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探索构建了以服务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提高研究生实践能力为目标,政府、行业企业、高校多方参与的协同育人新模式和新机制,促进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实现了研究生教育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企业发展的目标。

5.完善学位授予标准,修订牡丹江医学院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工作的形式和要求,可通过学位论文的形式申请学位,也可通国“学位成果+学位成果报告”的形式申请学位。其中,学位成果包括学术论文、发明专利等。与专业学位硕士培养定位相衔接,学位工作体现学生将科学技术转化为实践应用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突出对学生在实践中的应用和成果的评价,使专业学位教育能够更好的面向社会需求,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三)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指导能力和学术水平不断提升

学校积极深化研究生教师队伍改革,在研究生导师遴选上,实施分类评聘,评聘分离,打破导师终身制,只有通过聘任的导师方可招收研究生。在遴选标准上,坚决破除“五唯”,始终把师德师风作为研究生导师遴选的的第一标准。完善研究生指导教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制度,进一步明确导师的权利、责任和义务。设立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面向研究生教育队伍,支持其在课程建设、教学方法等方面开展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提升研究生培养水平和质量。支持导师进修访学和参加高端学术会议,近五年导师去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水平院校进修,送出国外访问学者20余人,着力提升导师能力。

六、教育质量评估与分析

(一)学科自我评估进展及问题分析

本年度根据黑龙江省工作安排,我校开展了“双一流”周期自评工作。按照自评方案,严格对照《牡丹江医学院优势特色学科建设方案》,客观检视建设过程,从建设效果与总体方案的符合度、建设方案主要目标达成度对学校整体学科建设成效进行了自我评价。

学校整体自评与学科自评形成了学校整体及学科建设周期总结报告,报告经校内专家评议后,报送至黑龙省学位办。我校“双一流”建设2016-2020年首轮建设周期的各项主要任务均已完成,成效显著,标志性成果突出,现已进入二期优势特色学科建设中。

此外,我校以学科评估为契机,对学校所有学科的建设成效进行自评检查,梳理建设成效,查找短板和空白,探讨解决学科发展瓶颈和困境的方法,发现以下问题:

1、教育教学改革有待深化。与完全学分制相匹配的教学资源不足,管理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激励机制有待完善。部分教师教学投入不够,重教学轻科研、重智育轻德育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部分学生实践能力有待提升。研究生招生指标短缺,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科研创新能力建设支撑不足。

2、师资队伍结构有待优化。专任教师队伍规模充足,但领军人才数量不足,人才团队结构亟待优化,人才考核评价、奖励激励机制改革有待深化,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有待加强。

3、社会服务能力有待提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重大攻关能力仍需增强,受学科结构限制,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有待提升。

4、国际化建设有待拓展。实质性、高水平国际合作开展较少。具有海外经历的教师比例、赴境外学习交流学生总人数偏低,师生国际学术交流能力有待加强。

(二)学位论文抽检情况

2019年,黑龙江省抽查我校5篇硕士学位论文,良好论文3篇,一般论文1篇,存在1个不合格意见论文。2020年,黑龙江省抽检我校7篇学位论文,抽检结果没有存在问题论文和不合格意见论文。2021年,黑龙江省抽检我校7篇学位论文,结果待反馈。从抽检结果来看,我校优秀论文比例为零,有待提高学位论文质量。

七、改进措施

(一)优化学科生态,加快学科高质量内涵发展

以“扶优、扶强、扶特、扶需”为导向,优化分层分类的学科建设模式,不断完善递进式一体化学科发展体系。规划实施“学科内涵发展工程”。加强优势特色学科建设,推动优势学科冲击国内一流学科,形成示范引领作用,培育扩大优势学科建设梯队。以项目为牵引,探索学科交叉融合新机制,围绕医学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交叉研究方向培育形成学科集群,组团队、建平台、育成果,在服务省重大战略中争取更大作为。

(二)创新体制机制,加快一流人才培养

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学科和专业一体化建设,加大专项经费投入,建立以培养质量和成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模式。强化教学任务实施评估、考核制度,探索全方位教学与科研等有效考核评价机制,全面激发教师教学积极性。持续推进完全学分制与研究生分层分类培养模式改革,提升科学化、专业化、信息化教学管理水平,完善知识与能力并重的学业考核评价体系,培养更多社会急需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三)推进人才强校,构建全面人才发展体系

持续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严把师资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关。围绕学科链配置人才链,以“育引紧缺人才,培育青年人才,造就高端人才”为重点,与奋斗在国内外学术前沿、承担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的专家学者、学科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合作。推动构建“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动态管理机制。

(四)加快科研创新,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面向重大战略需求,坚持“精基础,强应用,育交叉,促转化”,加强对相关领域的前瞻性布局和重大科学问题统筹规划。聚焦国际学术前沿和重大理论现实问题加快基础研究转型升级,围绕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加快应用研究与技术创新,完善产学研合作工作模式和“五位一体”全链条成果转化模式,打造高水平产学研与成果转化平台,提升对人类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五)深化综合改革,加强资源统筹与优化配置

立足“一院一策”,充分调动学院、学科办学积极性以及资源募集能力,提高自身造血功能。聚焦有限目标,推动规模、质量、结构与办学资源有效衔接、良性互动。调整、精简、健全和优化机构设置,完善综合事务跨部门协调机制,持续推进资源共享、平台共用、力量协作,不断提升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