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乡野的实践余热未散,青春担当的故事仍在回响。10月15日下午,牡丹江医科大学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汇报会在学校文体馆正式拉开帷幕。汇报会现场,学校党委副书记弓箭,学生工作部(处)、研究生处、团委相关负责人,各学院学生工作分管领导及数百名师生代表齐聚现场,共同回溯暑期实践历程、重温初心使命、分享成长收获,为后续深化实践育人工作凝聚共识。



汇报会上,11位团委老师通过案例分享与成果展示,生动再现了不同团队的专业坚守与青春担当。其中,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口腔医学院团队扎根乡村,探索便民服务新路径;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管理学院深耕基层,带来有深度、有价值的调研思考;医学影像学院展现青春风采,以专业能力助力基层诊疗;研究生处及护理学院、基础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等团队,通过上门问诊、健康科普、诊疗辅助等行动,讲述守护百姓健康的暖心故事。每一段案例中的细节、每一组成果里的数据,都是学生们践行“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医学生誓言的鲜活注脚。当听到“为独居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冒雨送急救药品到山区”等故事时,现场师生无不动容,不时响起热烈掌声,直观感受到“三下乡”社会实践的专业价值与民生温度。


一直以来,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实践方向、内容规划及保障措施作出明确指示,给予大力支持,强调要以“三下乡”为实践育人抓手,锤炼大学生的基层服务意识与责任担当。校团委依托“专业化志愿服务体系”,发挥我校医学学科优势,搭建“学校统筹协调、学院精准对接、团队落地执行”的三级组织架构,通过对接乡镇摸排基层健康服务需求,安排专业教师全程指导,推动实践成果转化为教学案例,真正实现“基层需求与专业精准匹配”,推动实践团队化身乡村健康卫士,打通基层健康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下一步,学校将持续深化“三下乡”社会实践品牌建设,以专业化志愿服务体系为核心,推动实践活动与课程教学、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引导更多大学生携专业本领走出校园、扎根基层,让青春在守护乡村百姓健康中绽放光彩,用实际行动续写新时代医学生的使命与担当。
供稿:团委|编辑:张昕|编审:李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