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基层动态 | 正文
凝心聚力促融合 守正创新育新人——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举办“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教学”集体备课会
作者:     时间:2025-10-17     资料来源:      浏览次数: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求,持续提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以下简称“纲要”)的教学质量与育人实效1015,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纲要教研室1119会议室成功举办了以‘共建·共享’党的创新理论融入纲要课教学”为主题的集体备课会。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杨帆、副院长王伟莅临指导,与教研室全体教师齐聚一堂,通过深度研讨与智慧碰撞,共同探索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精准化融入教学实践的有效路径。



教研室主任许晓晴作开场发言,深刻阐述了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融入“纲要”课教学的重意义,明确了本次集体备课的目标与要求。

在随后进行的“教学资源汇报与展示”核心环节,气氛热烈,亮点纷呈。与会教师围绕近两年的时政热点与党的创新理论重点,进行了精彩纷呈的教学设计分享。

围绕“遵义会议90周年”这一重要历史节点,许晓晴老师“伟大转折的启迪:遵义会议90周年融入“纲要”课教学”为题,进行了专题汇报。她系统梳理了将“坚持独立自主”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一理论主线融入课程教学的具体路径,提供了富有启发性的教学范本,引发了老师们的广泛共鸣和热烈讨论。邱泽航老师作为年轻教师代表,围绕“台湾光复80周年”这一重大历史节点,作了精彩生动的教学展示。她“小‘当归’流浪记”为题,结合图片文献资料,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台湾问题的历史经纬,为将厚重历史与鲜明时代感相结合提供了富有青年视角的示范,赢得了在场教师的广泛好评。

在自由研讨阶段,教师们各抒己见,就理论融入的“时、度、效”等教学实践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交流了心得,分享了经验。副院长王伟针对“台湾问题”的教学解读作了富有启发性的补充和深入引导,以深刻见解,为与会教师提供了更具学理深度和现实观照的教学视角。

会议最后,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杨帆教授对本次备课会给予了高度评价。“主题准、内容实、研讨活”充分肯定了备课会的成效,特别赞扬了纲要教研室教师展现出的教学潜力和创新活力。指出,本次备课会体现了纲要教研室敏锐的政治意识和扎实的教研作风,是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生动实践。她勉励全体教师继续践行“政治要强、思维要新”的要求继续在“融深、融透、融活”上下功夫,将党的创新理论自然嵌入历史叙事,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四个选择”,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并期待大家将今天的成果转化为课堂上的精彩,打造出更多深受学生喜爱的“金课”。

本次集体备课会主题鲜明、内容充实、研讨深入,有效凝聚了共识,明确了方向。它标志着我校“纲要”课在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内涵建设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切实提升思政课育人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编辑:张昕|编审:李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