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教学案例383

作者: 时间:2023-07-12 点击数:

课程名称

C语言程序设计

授课学院

现代教育

技术中心

授课对象

19级本科食品1班、

生物1班

授课教师

刘芳 

职  称

副教授 

课程性质

专业课

学时

72

授课章节

第四章 

专业知识教学目标

掌握while语句的循环条件及循环体的书写形式、do-while语句的循环条件及循环体的书写形式、for语句的用法及书写循环的方法。break语句和continue语句的执行流程。

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传承工匠精神,激发他们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引导学生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来迎接今后的人生挑战。

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演示 

思政元素

“成功的先兆不是智商,而是日复一日的坚持”,培养学生逐渐树立专注坚守的工匠精神。

具体教学案例

(对案例进行概括描述,包括具体内容,教学方法,信息化手段,引入思政内容及方式等设计方案,字数不超过1500字)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循环结构程序设计。循环是通过指令去反复、重复地完成一项功能,通过程序的基本结构去控制程序的执行流程。设计了这样的一道例题:

1951年,毛泽东主席题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成为激励一代代中国人奋发

图强的经典语录,可是在实际操作中难免会让人疑惑,“好好学习”究竟能好到什么程度呢?“天天向上”难道要全年365天完全无休?

问题1:一年365天,能力值的基数记为1,当好好学习一天时,能力值相比前一天提高1%;当没有学习时,能力值相比前一天下降1%。每天努力和每天放任,一年下来的能力值相差多少呢?

问题2:一年365天,一周5个工作日,如果每个工作日都很努力,可以提高 1%,仅在周末放任一下,能力值下降1%,效果如何呢?

通过过程的分析,这是一道典型的可以利用循环程序来完成的题目,循环次数为365天,运算结果如下表所示:

随着每天的努力值提升1%,一年下来努力值将提升为初始值的37.78,而每天放任值下降1%,一年下来与初始值仅差0.03,接近于0,基本上没有任何变化,没有进步。而每周工作日5天努力1%,两天放任1%,一年的时间向上值也仅仅是4.63,虽然也在努力,但是因为有了放任的时间,所以整体下来竟跟每天都努力的37倍相差甚远。

努力方式

天天向上的力量

每天努力

每天放任

向上

向下

1%

1%

37.78

0.03

工作日1%

周末1%

向上5天,向下2天的力量:4.63

由此可见,每天进步一点点,只要一年365天不间断,就可以收获很大的进步,这就是“天天向上”的力量!

通过这样的例题,对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想让学生们明白:成功的先兆不是智商,而是日复一日的坚持,这就是“坚持不懈”的精神,是我们应该具有的工匠精神。

实施效果:想通过这样“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学生们了解坚持的意义,在程序的构建过程中,对于数据的类型的定义有出错的,因为本题最佳应该选择double型数据,如果学生选择了float型数据系统就会提出警告。对于数据循环过程的构建也是难点,无论选择哪种循环结构,都要注意循环次数和循环条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通过提示信息找到出错的原因,也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牡丹江医科大学教务处 中国.黑龙江.牡丹江.爱民区通乡街3号 邮编:157011 电话:0453-6984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