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案例进行概括描述,包括具体内容,教学方法,信息化手段,引入思政内容及方式等设计方案,字数不超过1500字) 故事:有这样一位“大医”,他曾为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主任,耄耋之年仍坚持一线坐诊,浸淫泌尿外科生涯近60年,引进与独创多种手术办法,令数不清的患者转危为安,他就是北京协和医院知名教授臧美孚。他说手术台就是医生的战场。如今,尽管已年近九旬,他拿起手术刀依然平稳、从容、娴熟。很难想象,最初就读上海市第一医学院期间,在医院实习时,他首次见到患者血肉模糊的创口也曾一阵晕眩,整个人几乎虚脱。“曾经也自我怀疑过,我这样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外科医生吗?”他说,是一次次血淋淋的直面,一次次严格的自我磨炼,才造就手术台上冷静稳定的双手,流利高效的医生。自从毕业后以优异成绩分配到北京协和医院,1960年选定泌尿外科为专业研究方向,臧美孚教授创下的成就不胜枚举,救治过的患者,自己都数不清。他曾成功完成万例前列腺增生(肥大)美国等离子微创技术,对难治性前列腺炎、性功能障碍等泌尿疾病创立了速效体外3D导融技术,并开展了阳痿假体植入术,使阳痿治疗的有效率提高到98%;成功完成3000例以上经尿道前列腺微创手术,数百例库兴氏综合征的手术治疗,对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也有丰富的手术经验。而今的臧美孚,早就成为国内泌尿外科领域的泰斗级人物,近90岁高龄仍活跃在医疗一线。他说“手术台就是医生不见硝烟的战场,要像打好战斗一样做好每一台手术。”臧美孚认为为病人解脱苦难是责任,肾结石手术,尿道下裂修复术,肾上腺瘤手术……在近60年的泌尿外科生涯中,要论自己做过多少台手术,曾为多少病人解脱过苦难,臧美孚教授早已记不清楚,在他眼里,这都是医生的本分,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自己只不过用了一辈子去坚持履行这份责任而已。 讨论互动:上述故事讲了哪些人?哪些事? 渗透思政要素分析与总结:通过上面故事,我们可以得出,学医之路充满艰辛与荆棘,但是只要勤奋、坚持、求是、创新,终将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此外,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古往今来,一代又一代的外科医生,为减轻病患痛苦不懈努力。因此我们要教育学生向医学前辈致敬,认识生命价值,强化医德教育,提升使命意识,引导学生关心患者、心系社会,激励医学生勇挑重担,为祖国医疗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