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青年学生返回家乡参与社会实践,服务家乡建设发展,我校积极响应号召,组织开展了2025年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引导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各学院团委高度重视,广泛动员,同学们积极参与,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现将我校2025年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成果进行集中展示,第一期成果展示如下:
基础医学院
基础医学院共有100余名同学参与了个人社会实践活动,50余支团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总参与人数达到500余人。其中不乏跨学院组队的情况,形成了良好的合作与交流氛围。同学们在实践中展现了良好的专业素养和志愿服务精神,涌现出了一批优秀事例。

个人实践:
23级临床16班赵磊同学前往青冈县养老院关爱老人;23级临床17班李旭东同学深入黑河市瑷珲区农村普及急救知识;23级临床17班廖博宇同学前往当地口腔诊所协助医护人员进行诊断;24级临床16班贺丽雅同学在齐齐哈尔市铁锋区通东街道人民社区积极协助开展消防检查工作。
团队实践:
甘棠爱心之家团队前往大庆市肇源县和哈尔滨市方正县开展乡村义诊、科普活动及参观博物馆等活动。繁星志愿服务队开展了共青团送温暖活动,为邻近社区的中小学生提供了贴心的功课辅导。薪火志愿服务队由基础医学院和第一临床医学院共同跨学院组队面向连云港市赣榆区沙河镇大岭村读小学的孩子开展课业辅导活动
医学影像学院
医学影像学院中参与个人实践活动的学生有8人,组建18个团队,共计55名成员参与了团队实践。其中,1支团队与口腔医学院合作,4支团队与基础医学院合作。

个人实践:
23级影像3班的赵越同学在家乡社区服务中心实习;24级影像2班的李伟同学参与了关爱社区特殊群体的行动;24级影像2班的岑祎同学则参与组织了家乡的县级春晚活动。
团队实践:
22级第三阶梯的“感谢恩师你我同行”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表达了对老师的感恩之情;24级第二阶梯的“红色传承先锋队”则通过前往哈尔滨东北烈士纪念馆,体验并传承了红色革命精神和文化。
第一临床医学院
第一临床医学院参与个人实践的学生人数为35人,有32人参与三下乡团体项目,共组成了11支实践团队。

个人实践:
22级麻醉7班姜佳依积极参与哈尔滨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城市侧志愿服务;21级临床12班曹思宇在托管中心为留守儿童送 去温暖与帮助;22级麻醉05班岳鹏浩走进社区向群众宣传普通话的重要性;22级检验1班丽洁深入社区担任社工岗位;21级临床20班葛祥续为社区居民管理健康档案。
团队实践:
“医心为民 ”队前往社区开展基础医疗检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知识宣讲等活动;“牡医红途-沛城”队在沛县探寻党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萍乡”队前往安源工人起义纪念馆开展实践协助维持秩序并为游客提供咨询和讲解服务。
护理学院
护理学院共组建16支实践团队,参与学生达82人。实践形式分为线上和线下,其中线上实践团队7支,线下实践团队9支。

团队实践:
“暖冬学友团”“手拉手助学小队”等5支“云课堂”团队利用网络平台为家乡学生提供课业辅导;“红色传承先锋队”“红色映初心,青春向未来”等4支团队聚焦红色文化传承;“助力推广普通话,共筑乡村振兴梦”团队深入乡村开展普通话推广活动;“暖夕敬老先锋队”“冬暖志愿小队”等团队开展关爱老人活动;“青春助力队”“爱心医疗团队”发挥专业优势,开展医疗志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