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创新型人才培养,赋能青年学子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提质增效,6月9日18时,青年实践创新竞赛协会在学工楼党员之家举办了“四创”赋能——“挑战杯”竞赛专题沙龙。校团委“四创”工作负责老师江嘉琦出席活动,第十九届“挑战杯”校赛一等奖项目负责人及团队成员共同参加此次活动,沙龙由青年实践创新竞赛协会会长基础医学院殷斯同同学主持。

活动伊始,江嘉琦老师在发言中阐述了“挑战杯”竞赛是落实“四创”(创意、创新、创造、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不仅能锤炼个人专业素养,更能磨砺团队协作与创新实践能力,鼓励学生们以赛促学、以赛促创。她指出:“竞赛既是检验专业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试金石’,更是链接个人成长与社会需求的‘加速器’。竞赛的价值不仅在于奖项,更在于过程中对问题意识的培养、创新思维的雕琢和团队协作的淬炼。”

随后,进入项目路演环节,7个校赛一等奖项目团队通过PPT依次进行展示,从项目创新点、市场应用前景、团队协作模式、社会价值赋能等维度立体呈现项目内核。各团队逻辑清晰、亮点突出,充分展现了参赛选手扎实的专业功底与蓬勃的创新活力,生动展现了“四创”导向下的成果转化与团队智慧。

在经验分享与交流探讨环节,各团队针对“如何提炼项目核心创新点”“如何平衡学术深度与落地可行性”“团队协作中如何高效分工”等备赛过程中的痛点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结合自身项目实践,分享了打磨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围绕思维碰撞,形成了“互学互鉴、共研共进”的良好氛围。

本次沙龙内容充实、互动热烈,为参赛团队搭建了实践展示与交流提升的平台。参会学生通过此次活动,传递了“创新驱动、团队协作”的竞赛精神。下一步,校团委将以“四创”教育为抓手,持续优化竞赛培育机制,深耕竞赛赋能长效机制,助力更多青年学子在创新实践中成长成才,并支持他们在高水平赛事中展现牡医学子的创新风采与实践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