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旗
团歌
团徽
团章
 
 
     当前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关于开展第十八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选拔赛的通知

 
关于开展第十八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选拔赛的通知
 
加入日期:2023/03/10 14:22:58  查看人数:   作者:   【

各学院: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引导广大高校学生努力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积极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贡献青春力量,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学联决定共同主办第十八届“挑战杯”竞赛。为做好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组织参赛工作,完善竞赛项目的选拔机制,现决定举办第十八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牡丹江医学院校内赛。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共青团牡丹江医学院委员会

承办单位:牡丹江医学院学生会

牡丹江医学院研究生会

、活动时间

2023年3月

三、组织机构

竞赛设立校组织委员会(以下简称组委会),由主办单位、承办单位组成,负责竞赛组织领导工作。

各学院要成立相应机构,负责本院预赛的组织协调工作。各学院要在相应新媒体平台上发布竞赛信息,扩大竞赛的参与面和影响面。

四、参赛对象

2023 年 6 月 1 日以前在我校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在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不含在职研究生)均可参加。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赛均可,每个团队不超过10人,每件作品不超过3名教师指导完成。

、作品类别

作品类别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科技发明制作类三类。

(一)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者限本、专科生。

(二)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支持围绕发展成就、文明文化、美丽中国、民生福祉、中国之治等5个组别中的一个形成社会调查报告,参赛作品每篇在15000字以内。为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所作的各类发展规划、工作方案和咨询报告,已被采用者亦可申报参赛,同时附上原件和采用单位证明的复印件和鉴定材料等。

(三)科技发明制作类。分为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

六、作品申报及要求

(一)申报材料

申报材料包括申报书(附件1)、学院汇总表(附件2)等相关材料。申报者在填写申报作品情况时只需根据个人项目或集体项目填写A1或A2表,根据作品类别(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科技发明制作)分别填写B1、B2或B3;所有申报者可根据情况填写C表。

(二)作品要求

1.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距2023年6月1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中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含本竞赛国赛主办单位参与举办的其它全国性竞赛的获奖作品)等均不在申报范围之列。

2.参赛作品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申报。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2人;凡作者超过3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3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的作者必须均为学生。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至本专科生或者硕士研究生类进行评审。

3.参赛作品须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指导教师(或教研组)推荐,经本校学籍管理、教务、科研管理部门审核确认。每件作品可由不超过3名教师指导完成。作品完成省赛申报后,作品题目、作者、指导教师等关键信息不得变动。

4.参赛作品涉及下列内容时,必须由申报者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否则不予评审。动植物新品种的发现或培育,须有省级以上农科部门或科研院所开具证明;对国家保护动植物的研究,须有省级以上林业部门开具证明,证明该项研究的过程中未产生对所研究的动植物繁衍、生长不利的影响;新药物的研究须有卫生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鉴定证明;医疗卫生研究须通过专家鉴定,并最好附有在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杂志上发表过的文章;涉及燃气用具等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关用具的研究,须有国家相应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认定证明。

6.推荐参赛作品须进行公开公示。推荐作品须于申报前将作品项目名称、参赛学生和指导教师等关键信息在学院或学院官网(公众号)主页上进行不少于5天的公示,并将公示截图随作品一同报送。原则上,不允许学生跨校组队。

七、赛事安排

此次大赛包括宣传动员、院级初赛、校级决赛三个阶段。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1.宣传动员阶段(2023年3月10—3月15日)

主办单位下发《通知》,各学院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宣传和介绍本次活动,为大赛营造氛围。各学院成立领导小组,负责本院教师和学生的宣传组织、作品收集以及与组委会联系等各项工作。

2.院级初赛阶段(2023年3月16—3月21日)

各二级学院收集学生作品进行初赛,评选出优秀作品(原则上各类别不得超过本类别总项目的2/3,并对评选出的优秀作品进一步指导,将其推荐进入校级决赛,同时,各二级学院组织将参加校级决赛的团队参赛作品的电子版相关材料按院赛比赛成绩排序并将所有项目的评选结果报送大赛组委会指定邮箱。学院将比赛照片、评分表等相关材料留存,比赛结果在微信公众号进行公示。(详见本通知大赛要求)

3.校级决赛(2023年3月22—3月26日)

决赛主要采取线下“路演+答辩”的方式进行,入围决赛的项目选手需要准备路演答辩用PPT,每个参赛项目路演答辩选手不超过2人,路演时长不超过5分钟,路演结束后评委将进行问辩,答辩时长为3分钟。答辩结束后,每位评委逐一对参赛项目打分,取平均分作为每个项目的最终得分。评审标准统一参照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试行)(附件3

八、工作要求

1.健全机构,加强领导。各学院要设立专门机构负责竞赛的组织和评审工作,完善保障政策,做好竞赛的有关工作。

2.深入发动,精心组织。各学院要组织召开专题会议、主题团活等方式,对师生进行广泛动员,使更多的师生参与到竞赛中来。

3.加强宣传,扩大影响。各学院要积极全方位、多层次、有重点地做好竞赛的宣传工作,尤其要注重做好竞赛的前期宣传工作,为竞赛组织发动和有序开展打好基础。

4.公平公正,严格执行。各学院应按照通知要求,对参赛项目和参赛人员进行严格把关,确保提交的参赛材料真实完整、合法有效,无虚假和侵犯第三方权益的内容,坚决杜绝以学校科研项目冒充学生作品的现象。

5.组委会将对所有参赛作品进行资格和形式审查,对不符合参赛资格和要求的作品取消其参赛资格并通知其所在院。

6.大赛有关资讯可以关注黑龙江省学生联合会官方微信公众号(ID:hljsxslhh)以及“创青春”微信公众号。

九、奖项设置

本次比赛设金奖、银奖、铜奖、优秀奖。

十、材料报送

各学院需于2023年3月21日前以学院为单位报送校级决赛的团队参赛作品材料至牡丹江医学院挑战杯筹备组邮箱mdjyxytzb@163.com。压缩包命名为“学院+XX份”,其中包含一份学院项目汇总表(附件2)及学院推荐项目的PDF格式项目计划书或论文(项目计划书或论文命名为“序号+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姓名”,序号应与汇总表中序号一致)。



人:赵健博  曲晓峰(研究生会)  陈洁(校学生会)  

联系方式18746050787  15561935208   15094650182

   箱:mdjyxytzb@163.com




                                   共青团牡丹江医学院委员会

                                    牡丹江医学院研究生会

                                     牡丹江医学院学生会

    2022年310

 

相关信息: 上一篇 关于推荐省级红旗团委、优秀团员候选人(单位)的公示    下一篇 关于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和在庆祝中国共产...
 
通知公告 更多>>
· 我校第十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
· 关于2024年牡丹江医学院大学生志愿...
· 关于第十四届“挑战杯”黑龙江省大...
· 关于第十四届 “挑战杯”大学生创业...
· 关于开展牡丹江医学院首届“丹江医...
· 维护国安定 青春勇担当——校团委举...
· “校园影院”举办第二期观影活动
· 关于开展“缅怀先烈,铭记历史”主...
· 关于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观...
 
基层团讯 更多>>
· 【卫管】学校举办“创新科技 医路前...
· 【基础】牡丹江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 【公卫】携手共绘梦想图,并肩同行...
· 【护理】暑期“三下乡”|护理学院...
· 【研究生】暑期“三下乡”|牡丹江医...
· 【卫管】暑期“三下乡”|卫生管理学...
· 【公卫】拥挺膺担当,创美好未来—...
· 【二临】第二临床医学院开展“铭记...
· 【影像】医学影像学院开展“挺膺担...
 
 
 
  相关链接
 
 

版权所有:牡丹江医科大学团委   地址:牡丹江市爱民区   电话:0453-6984318      
技术支持:艺通网络·行业权威品牌 后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