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快讯 -> 正文

基础医学院举办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经验分享会

来源: 日期:2025-10-30点击:

    为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助力青年教师成长,基础医学院于2025年10月30日下午两点在基础楼8楼会议室举办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经验交流会,特邀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姜莹老师,为年轻教师们传授宝贵的参赛经验。会议由基础医学院副院长冯华主持。

    会上,姜莹结合自身参赛经历,从内容设计、备赛节奏、评分拆解和现场瞬间四个维度,系统梳理了青教赛的备赛要点和参赛策略。她首先强调了教学内容设计在竞赛中的核心地位,选题应紧密围绕临床痛点展开,形成“临床痛点 + 基础机制 + 可视化”的选题公式,以巨幼红细胞贫血为例,详细阐述了如何从临床问题出发,深入剖析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对核苷酸代谢的影响,并引入人工智能辅助个性化方案的前沿应用,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故事闭环。在呈现方式上,她提倡“病例first”策略,即先通过病例视频引发思考,再逐步揭示病因,避免“背课本”式的枯燥讲解。同时巧妙运用动图等可视化工具,将抽象的医学概念具象化,如展示胰腺分泌酶及酶原异常激活的过程,让评委和观众“看得见、看得懂”。
    备赛过程方面,姜莹分享了她的“20分钟背后的200小时”备赛计划。从详细规划撰写演讲稿、拍摄教学视频、修改PPT到在教室试讲的每一个环节,确保每个步骤都得到有效执行。在试讲阶段,她强调了时间掌控和流程管理的重要性,利用手机秒表精准计时,通过小音箱模拟翻页声,用激光笔标记走位,确保现场表现流畅无误。

针对评分标准,姜莹深入剖析了医学课程在竞赛中的“隐形”加分点。她指出教学内容要有高阶性,如将2025年诺奖调节性T细胞的研究引入课堂;方法创新方面,提倡虚实结合,如利用实体标本、实验录像与AR模型叠加,提供沉浸式教学体验;思政融入则强调职业精神的培养,传递医者仁心。
    在交流会的互动环节,姜莹还分享了她在竞赛中遇到的突发状况及应对策略等。这些生动的案例,让在场的年轻教师们深刻感受到了教学的智慧与魅力。
此次经验交流会,不仅为年轻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更为他们指明了备赛方向。基础医学院将继续举办此类交流会,助力青年教师成长,推动基础医学院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