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教学案例449

作者: 时间:2023-12-06 点击数:

课程名称

医学图像处理

授课学院

授课对象

生物医学工程

授课教师

陈广新

课程性质

考试

学时

60

授课章节

1 绪论

专业知识教学目标

掌握医学图像处理的概念、内容

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辩证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职业责任感,培养坚持本心、追求真理的职业品格和行为习惯。

教学方法与手段

 线上、线下融合教学

思政元素

人工智能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发展现状和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情况

具体教学案例

(对案例进行概括描述,包括具体内容,教学方法,信息化手段,引入思政内容及方式等设计方案,字数不超过1500字)

具体内容: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从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可以设想,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容器。人工智能可以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样思考、也可能超过人的智能。

人工智能+医学影像是计算机在医学影像的基础上,通过深度学习与大数据技术等,完成对影像的分类、目标检测、图像分割和检索工作,协助医生完成诊断、治疗工作的一种辅助工具。人工智能在医疗影像领域的应用场景可以分为两类:机器看片和机器阅片,重点是用来提升医生看病效率和准确率。

教学方法:启发式引入。医学图像处理是自然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定量的严密的理论科学,根据课堂实际内容引入当前人工智能影像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我国在人工智能影像技术中的发展现状,体现案例启发式教学的优势及效果,又将思政元素润物无声的蕴含其中,通过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对于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起到积极意义,同时,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简要评析案例教学的实施效果及成果,结合教学实际进行教学反思概述,字数不超过500字。)

以人工智能案例为引子,导入课程,激发学生的兴趣。学习是一种满足人类基本需要的方式,如果它引不起学生的兴趣,那就说明教学方式本身有问题。平时,教学活动中给学生的被动刺激的确不少,所以应该注意学生的主体性的问题。引入思政元素案例能在一定程度上转变学生学习的地位,从而转变他们的学习态度。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他们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能主动的去寻觅、吸取知识。

牡丹江医科大学教务处 中国.黑龙江.牡丹江.爱民区通乡街3号 邮编:157011 电话:0453-6984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