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教学案例396

作者: 时间:2023-08-08 点击数:

课程名称

天然药物化学

授课学院

药学院

授课对象

药学、制药、药剂

授课教师

张朝立

职  称

讲师

课程性质

必修

学时

68

授课章节

第九章  生物碱

专业知识教学目标

学习生物碱的定义和存在形式及主要结构类型;生物碱的形态、颜色旋光性和溶解性,生物碱沉淀反应;生物碱的碱性,碱性强弱与生物碱分子结构的关系及其在提取分离中的应用;总生物碱的提取和步分离原理、方法及工艺流程。

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科普毒品的种类、毒品的危害,教育学生如何学会保护自己不受毒品侵害。

教学方法与手段

实例教学

思政元素

弘扬正确精神文明,尊法守法

具体教学案例

思政内容:

青少年吸毒已经成为我国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根据国家禁毒委员会统计,我国吸毒人口中青少年占比80%左右,成为最易受到毒品危害的“高危人群”。加强禁毒教育刻不容缓,是解决青少年吸毒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

本章课程内容涉及生物碱类化合物,而目前常见的毒品基本上都属于生物碱类化合物,或者具有生物碱结构的类生物碱化合物,或者是以生物碱为原料合成的化合物,如冰毒、麻古、可卡因、K粉等。

引入思政方式:

授课过程中,先用文学作品中的“蒙汗药”来引出生物碱类化合物的特殊药理活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增强学习欲望。然后列举出常见的、危害广的一些毒品名称,并讲解它们与生物碱类化合物之间的关系,告诫学生要警惕诱惑,对待毒品要有一定的分辨能力。以电影演员朱洁的悲惨遭遇为例,进一步阐述毒品的危害。同时,告诫学生要警惕目前出现的一些新型毒品,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远离毒品、真爱生命。

教学反思

将生物碱类化合物的讲解与禁毒宣传联系起来,既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起到积极的宣传教育效果。可以让学生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毒品都与生物碱或类生物碱结构有关?

 

牡丹江医科大学教务处 中国.黑龙江.牡丹江.爱民区通乡街3号 邮编:157011 电话:0453-6984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