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学内容:在讲授紫外光谱在定性研究中的应用内容时,介绍我国科学家朱子清在研究贝母甲素时采用脱氢芳化法进行结构鉴定的实例。朱子清通过脱氢的办法,使得原本没有紫外吸收的贝母甲素转变为具有芳香结构的二级产物,通过对二级产物的结构鉴定,进而推导出贝母甲素的分子结构,其工作具有开创性意义。 朱子清(1900年-1989年),有机化学家、教育家。今枞阳县钱桥镇黄家冲人。民国15年(1926年),毕业于南京国立东南大学,取得理科学士学位。民国18年,赴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研究院学习4年,获博士学位。经该院化学系主任亚当母斯的推荐,于民国22年赴德车明亥大学深造,师事魏兰德教授(1927年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继续研究有机化学。民国24年他学成回国,历任南京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国立北平研究院药物研究所(上海)研究员并代理所长、国立暨南大学(上海)化学系主任,并兼任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 引入思政方式:通过介绍我国著名科学家的生平及其科研成果,教育学生在科研领域应注重工匠精神,同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