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教学案例392

作者: 时间:2023-08-02 点击数:

课程名称

波谱

授课学院

药学院

授课对象

药学、药剂、制药

授课教师

张朝立

职  称

讲师

课程性质

必修

学时

30

授课章节

第一章  紫外可见光谱及其在研究中的应用

专业知识教学目标

掌握紫外-可见光谱的基本知识、紫外光谱中吸收峰位置与分子结构的关系以及紫外-可见光谱在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通过课程讲解使学生了解我国早期科学家在波谱分析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推动我国近代科学的发展。

教学方法与手段

案例教学

思政元素

弘扬工匠精神、爱国主义教育

具体教学案例

思政教学内容:在讲授紫外光谱在定性研究中的应用内容时,介绍我国科学家朱子清在研究贝母甲素时采用脱氢芳化法进行结构鉴定的实例。朱子清通过脱氢的办法,使得原本没有紫外吸收的贝母甲素转变为具有芳香结构的二级产物,通过对二级产物的结构鉴定,进而推导出贝母甲素的分子结构,其工作具有开创性意义。

朱子清(1900年-1989年),有机化学家、教育家。今枞阳县钱桥镇黄家冲人。民国15年(1926年),毕业于南京国立东南大学,取得理科学士学位。民国18年,赴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研究院学习4年,获博士学位。经该院化学系主任亚当母斯的推荐,于民国22年赴德车明亥大学深造,师事魏兰德教授(1927年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继续研究有机化学。民国24年他学成回国,历任南京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国立北平研究院药物研究所(上海)研究员并代理所长、国立暨南大学(上海)化学系主任,并兼任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

引入思政方式:通过介绍我国著名科学家的生平及其科研成果,教育学生在科研领域应注重工匠精神,同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思政教学,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朱子清的研究方法开拓了学生的学科视野,收获较好的教学效果。

 

牡丹江医科大学教务处 中国.黑龙江.牡丹江.爱民区通乡街3号 邮编:157011 电话:0453-6984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