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教学案例363

作者: 时间:2023-05-24 点击数:

课程名称

仓储管理

授课学院

卫生管理学院

授课对象

2018物流

授课教师

常金良

职  称

教授

课程性质

考试

学时

54

授课章节

第一章 储位管理-动管储区管理

专业知识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储位管理,并对5S管理有一个初步了解

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通过5S管理讲解,使学生了解工匠精神,树立工匠精神意识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

思政元素

工匠精神、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

具体教学案例

(对案例进行概括描述,包括具体内容,教学方法,信息化手段,引入思政内容及方式等设计方案,字数不超过1500字)

企业在动管储位管理中,由于货物种类多且处于流动状态,有些企业不注意规范管理,在现场出现凌乱且效率低下,发生一系列的错误作业。而实行生产现场“5S”管理后,缩短了行走距离,减少了找货的时间,使效率提升20%-30%。“5S”管理起源于日本,是在生产现场中对人员、机器、材料和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管理。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这5个词的缩写。

在讲授物流企业储位管理中的5S管理时,为同学们讲解工匠精神的内涵并结合理论知识传递给学生工匠精神的思想。通过这两个知识点的讲解,使物流专业的学生在掌握储位管理的原则与现场5S管理的同时,能够具备物流专业岗位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及职业品质,树立工匠精神意识,精益求精,并能将工匠精神中“敬业、精益、专注”的品质运用于未来的工作岗位中,为创出“中国制造”、“中国服务”的品牌做出贡献。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通过QQ群、微信、云班课、学习通等学习平台,使学生阅读和学习各种网络资源,运用新媒体技术使教学活起来,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提高了学习的时效性。在讲授时老师还可以通过介绍5S管理中所体现的工匠精神,让学生通过学习具备职业岗位的各种能力,具备专业岗位所具备的职业道德,使学生产生为国奋斗的精神动力。  

通过以上对5S管理法的讲解,逐渐引入思政,让学生对在储位管理中采取5S管理法有一个深刻的认识,认识到在物流企业的管理中也要有工匠精神,充分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进而对自己所将要从事的物流职业产生兴趣,并对这个岗位所应该具备的能力掌握好,激发学生树立工匠精神意识,用于规范自己行为的道德情操、道德品质、行为原则等。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以及由于未按流程操作或工作过程的疏忽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从而使学生具备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精益求精、办事公道的意识与品质。

(简要评析案例教学的实施效果及成果,结合教学实际进行教学反思概述,字数不超过500字。)5S管理方面的案例教学的实践性强,能够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而且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在案例中往往涉及多方面的知识,可以乘势开展思政教育,通过学习树立工匠精神和工匠意识,自已应该具备物流岗位所具有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使学生具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精益求精、办事公道的意识和品质。通过5S管理案例教学能够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达到在提升学生思政软实力的同时也提高理论知识的吸收率的目的。

 

牡丹江医科大学教务处 中国.黑龙江.牡丹江.爱民区通乡街3号 邮编:157011 电话:0453-6984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