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教学案例257

作者: 时间:2022-09-27 点击数:

课程名称

现代仪器分析

授课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

授课对象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授课教师

刘凤海

职  称

教 授

课程性质

必修考查课

学时

48

授课章节

第七章 原子荧光光度法 

专业知识教学目标

掌握原子荧光光谱仪的基本结构和仪器原理,熟悉原子荧光分析法实验技术及应用领域。 

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是我国最早开发是技术,领先于发达国家,生产的仪器出口国外,以此激发学生文化自信。

教学方法与手段

案例式教学法 

思政元素

科研工作者自主创新、不畏困难、敢于担当。 

具体教学案例

(对案例进行概括描述,包括具体内容,教学方法,信息化手段,引入思政内容及方式等设计方案,字数不超过1500字)

案例: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

20056月,牡丹江市##公司购入大批食盐30吨,当地卫生系统例行公事进行采样检测食盐中碘和硒,结果食盐中无硒。

盐业生产商最后承认,牡丹江是不发达地区,人为不能检测其中硒含量,因此,为减少成本,在食盐中没有加入硒元素。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仪是我国北京吉大公司生产的一款仪器,性能优良,远销海外,是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发的一款仪器。

教学方法:多媒体、案例式教学;

设计方案:案例讲解-引出仪器结构-仪器原理-我国科研工作者自主研发锲而不舍的精神,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专研科研的精神。

通过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分析法导入课程,使学生掌握实际样品分析的方法运用,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牡丹江医科大学教务处 中国.黑龙江.牡丹江.爱民区通乡街3号 邮编:157011 电话:0453-6984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