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教学案例258

作者: 时间:2022-09-27 点击数:

课程名称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授课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

授课对象

预防医学、健康管理专业本科生

授课教师

杨凤华

职  称

教 授

课程性质

必修考试课

学时

42+1030+6

授课章节

第五章 公共营养 

专业知识教学目标

掌握膳食结构的概念及不同膳食结构的特点,一般人群膳食指南和膳食宝塔的内容。熟悉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内容及应用,营养配餐原则,食谱编制方法及步骤,营养调查和营养监测的方法及内容。了解改善社区营养的宏观措施。 

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中国用全球7%的耕地养活了近20%的人口,袁隆平、李振声等科学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向我国的科技工作者致敬,希望同学们以后在各自岗位努力工作,为国家贡献力量。

教学方法与手段

案例教学法  翻转课堂 多媒体PPT课件

思政元素

我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通过介绍特色家乡菜,简述家乡菜的味道、做法、饮食特点、营养价值、适宜人群等。并在以后的课程中,每次课用5-10分钟学生轮流讲解自己的家乡菜,课后讨论各地家乡菜的特色,充分认识和发掘我国优秀传统饮食文化宝库,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具体教学案例

(对案例进行概括描述,包括具体内容,教学方法,信息化手段,引入思政内容及方式等设计方案,字数不超过1500字)

1.案例--“舌尖上的中国”

教师举例讲解一个特色家乡菜。老师来自东北,以家乡菜“东北杀猪菜”为例向学生讲解,“东北杀猪菜”是一道常见的东北特色传统名菜,原料有猪五花肉、酸白菜、血肠、粉条、木耳和蘑菇等,这些食材都是东北常见食材。该菜品既有动物性食品,又含有较多的植物性食品,富含动物蛋白质、矿物质(尤其血肠中含丰富的铁)、膳食纤维,是一道老幼咸宜的菜品。这些常见食材的搭配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东北气候寒冷,当地冬季不能生产新鲜蔬菜,以食用腌制的酸白菜为主。另外东北盛产优质黑木耳,可以在不影响基本色香味型的基础上改良推广加入黑木耳的杀猪菜。我们做菜时还可以根据“三减三健”原则,减少食盐用量,减少烹调用油量(用清汤汆白肉)使其更加健康。

2.思政导入

我国传统饮食特点是以植物为主的东方膳食模式,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饮食模式逐渐变成以动物性食品为主的西方膳食模式,伴随而来的是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疾病患病率的逐年升高。为逆转这种态势,国家提出了“健康中国战略”,对于改善我国居民的营养状况,增强人民体质,最简单有效的途径就是推广“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与“平衡膳食宝塔”。传统饮食中就有许多食材种类多,营养素比例合适的菜品。因此,可以通过发扬优良传统菜品,在不改变饮食习惯的基础上改善国人健康水平,实现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健康中国发展战略”

3.后续

在以后的课程中,每次课用5-10分钟学生轮流介绍自己的特色家乡菜,简述家乡菜的味道、做法、饮食特点、营养价值、适宜人群等,课后再讨论各地家乡菜的特色,充分认识和发掘我国优秀传统饮食文化宝库,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简要评析案例教学的实施效果及成果,结合教学实际进行教学反思概述,字数不超过500字。)

我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并习惯利用中药的活性成分进行食疗。通过学生轮流介绍自己的特色家乡菜,简述家乡菜的味道、做法、饮食特点、营养价值、适宜人群等,课后再讨论各地家乡菜的特色,可以充分认识和发掘我国优秀中医药和传统饮食文化宝库,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把课堂变的更加生动有味道。并激发学生对《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仅加深学生对营养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还能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牡丹江医科大学教务处 中国.黑龙江.牡丹江.爱民区通乡街3号 邮编:157011 电话:0453-6984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