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教学案例252

作者: 时间:2022-09-21 点击数:

课程名称

毒理学基础

授课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

授课对象

预防专业、卫检专业

授课教师

崔新刚

职  称

讲 师

课程性质

考试

学时

52

授课章节

第七章 一般毒性作用

专业知识教学目标

掌握急性毒性作用的概念、目的和方法。熟悉亚慢性和慢性毒性作用。了解局部毒性作用。

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食品毒理学》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有着沿着的科学态度。

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课堂应用PPT软件讲授为主,辅以案例分析、启发式提问讨论、线上线下混合等方法和手段。

思政元素

第二节中讲授急性毒性时,讲解毒蕈中毒发病迅速。明确我国地大物博,蘑菇种类繁多,食品中的毒蘑菇要加强管理,减少私自采摘和食用。

具体教学案例

(对案例进行概括描述,包括具体内容,教学方法,信息化手段,引入思政内容及方式等设计方案,字数不超过1500字)

洛阳食用毒蘑菇中毒事件

毒蕈俗称毒蘑菇,全球约1000种以上,我国约500余种。长期以来,因为误食毒蕈而致人疾病和死亡的事件常有发生,已经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2010722日中午,栾川县狮子庙奥兴铁矿公司3人食用自采蘑菇后陆续发病。其中2名男性患者分别于725日和26日死亡。1名女性患者于726日转入河科大一附院治疗。725日,洛宁长水乡宁少武等5人在工地集体就餐,15小时后,先后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等疑似中毒症状,经乡及县医院初步治疗后,于727日晚转入河科大一附院治疗。之后,嵩县、汝阳也陆续报告毒蘑菇中毒病例,其中,嵩县3人,汝阳3人。201081日河南省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预防和控制毒蘑菇中毒事件。731日晚10时,河南省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接到报告,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近日先后收治了14名病人,均为食用毒蘑菇中毒。其中,722日中午,栾川县狮子庙奥兴铁矿公司3人食用自采蘑菇后陆续发病,2名男性患者分别于725日和26日死亡。 河南省卫生厅通报说,这14名患者,除两人死亡外,有3人在重症ICU治疗,其他症状较轻患者在普通病房治疗。为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河南省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还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组织有关部门开展执法检查。加强对建筑工地、学校食堂、集体食堂等餐饮服务单位的监督检查.。对违反规定造成野生毒蘑菇中毒事件的,要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广泛开展线上教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等教学方式,继续深化PBL、启发式、小组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应用。

在防止毒蕈中毒,一方面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加强食品安全的管理,党和国家出台了很多关于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我国越来越健全的法律体系,可以有效保证我们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公平性、平等性、和谐性。

另一方面学要好毒物的毒作用机制,了解毒作用特点,为今后毒蕈中毒的预防与治疗提供科学参考。这样可以更好的服务社会,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简要评析案例教学的实施效果及成果,结合教学实际进行教学反思概述,字数不超过500字。)

本案例的指导思想和研究目的明确,理论科学合理,事实真实充分,有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通过本案例的讲解,能够使学生在有限的的课堂学习时间学会扩充并整合知识;加深对已有知识的理解,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符合我校培养应用型医学人才的目标。

 

牡丹江医科大学教务处 中国.黑龙江.牡丹江.爱民区通乡街3号 邮编:157011 电话:0453-6984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