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教学案例236

作者: 时间:2022-08-10 点击数:

课程名称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授课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

授课对象

预防医学

授课教师

待  定

职  称


课程性质

必修考查课

学时

40

授课章节

第十四章 卫生政策

专业知识教学目标

  通过课堂内容讲解,使学生掌握我国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引导学生从战略高度为国家献计献策,逐步提高我国居民健康水平。

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专业教育要求,简要说明该案例的思政教学目标,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通过课程思政,引导学生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我国新时期卫生工作总方针,以方针引领今后的岗位工作,爱岗敬业、真抓实干,不断开拓自己工作的新局面,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教学方法与手段

 案例式教学、讨论

思政元素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健康大会发言中,首次出现了“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这38个字的我国新时期卫生工作总方针。 

具体教学案例

(对案例进行概括描述,包括具体内容,教学方法,信息化手段,引入思政内容及方式等设计方案,字数不超过1500字)

一、案例具体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为我国新时期卫生工作总方针指明方向

迈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和医疗科技水平飞速发展,医学技术和人民健康保障水平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但与此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于医疗卫生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2009年新一轮医改工作的启动,我国城市公立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取得了巨大的提升,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逐步凸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薄弱的问题依然存在。

2016年8月19日至20日,全国卫生健康大会在京召开。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发言中,首次出现了“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这38个字。

大会结束后,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6年10月25日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正式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健康大会讲话中的38个字确立为新时期我国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俗称“38字卫生方针”。

至此,我国的医疗卫生工作重点从过去的“预防为主”转向“防治结合”,新的卫生工作方针将人民健康保障工作从过去的医疗卫生领域拓展为“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医疗卫生、环境保护、食品安全、旅游、养老、体育等多行业相互融合、统筹发展,5项基本制度框架搭建完毕,全民医保制度全面覆盖,医养结合快速发展,医疗旅游逐步兴起。

作为医学生,一定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我国新时期卫生工作总方针,以方针引领今后的岗位工作,爱岗敬业、真抓实干,不断开拓自己工作的新局面,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二、教学方法

案例式教学、讨论

三、信息化手段

PPT讲解为主,外加云班课APP加强教学的信息化建设。

四、引入思政内容及方式

(一)引入思政内容

卫生工作方针是在总结卫生工作实践经验并吸收国际先进科学成就的基础上形成的,并随着政治、经 济、文化和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充实新的内容,使之不断地完善和提高。

1950,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 、团结中西医”。

1952,第二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 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

1991,“八五”发展纲要中提出,“预防为主,依靠科技进 步、动员全社会参与、中西医并重,为人民建设服务”。

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新时期中国卫生工作方针是“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和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016年8月19日至20日,全国卫生健康大会在京召开。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发言中,首次出现了“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这38个字。大会结束后,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6年10月25日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正式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健康大会讲话中的38个字确立为新时期我国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俗称“38字卫生方针”

作为医学生,一定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我国新时期卫生工作总方针,以方针引领今后的岗位工作,爱岗敬业、真抓实干,不断开拓自己工作的新局面,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二)引入思政方式

通过结合课程内容,寻找德育元素的方式做好课程思政,做到灌输与渗透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共性与个性相结合。

(简要评析案例教学的实施效果及成果,结合教学实际进行教学反思概述,字数不超过500字。)

(一)案例教学的实施效果及成果

通过思政案例的引入,学生对重要知识点增强了理解,准确掌握了课程的重点内容,同时通过讲述我国不同时期卫生工作总方针,为学生展示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政府始终把人民健康放在首位,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每个人的健康与国家命运、民族命运密切相关、相辅相成。

通过思政案例的引入,教育引导了学生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提高个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修养,自觉把小我融入大我,不断追求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和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

通过思政案例的引入,教育引导了学生深刻理解并自觉实践行业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增强职业责任感,培养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诚实守信、公道办事、开拓创新的职业品格和行为习惯。

通过思政案例的引入,教育引导了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精华和时代价值,教育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文脉,富有中国心、饱含中国情、充满中国味。

(二)教学反思

虽然通过思政案例的引入,达到了课程思政的目的,但仍需继续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创新课程思政载体,逐步提高课程思政实效。


牡丹江医科大学教务处 中国.黑龙江.牡丹江.爱民区通乡街3号 邮编:157011 电话:0453-6984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