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教学案例232

作者: 时间:2022-08-04 点击数:

课程名称

卫生化学

授课学院

公卫

授课对象

19级卫生检验检疫

授课教师

崔新宇

职  称

讲 师

课程性质

必修

学时

2

授课章节

第一章  绪论

专业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卫生化学的概念、仪器操作的重要性。

2.熟悉卫生化学的基本任务。

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1.了解卫生化学新进展,便于今后进一步掌握新知识,掌握仪器的特点,养成实事求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提高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药物制剂的本质,并通过学习初步形成对化学文化、职业价值的认同感,明确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科学素养、创新意识及科学家精神对药物研发和生产的促进作用

教学方法与手段

启发式、讲授式、互动式教学

思政元素

教学过程中结合卫生化学发展历程将相应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的故事导入到课程中,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和科学自信

具体教学案例

 

(对案例进行概括描述,包括具体内容,教学方法,信息化手段,引入思政内容及方式等设计方案,字数不超过1500字)

1.课前设计

推送资料和发布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来上课。课前精心设计教案,深入挖掘思政教育的切入点,通过查阅文献和网络,积累丰富的思政素材。利用学习通平台创建课程,并将自主任务和相关学习资源上传至平台,同时发布讨论话题,安排学习计划。

2.课中导入

多个教学环节都可以融入思政教育。在新课的导入环节,可以结合药物的发展历史和相关的科学家故事进行课程导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本章以我国著名仪器分析方面专家张新荣教授为例进行导入,张新荣任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Analytical Chemistry(ACS) 副主编;Analyst(RSC)编委;Analytical & Bioanalytical Chemistry (Springer)编委;英国皇家化学会 会士;Analyst(RSC)副主编;Talanta(Elsevier) 编委;Luminescence(Wiley)主编;现任 中国物理学会质谱分会 副理事长、中国化学会质谱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 副理事长。课后总结通过榜样的力量感染学生,激励学生明白立足当代中国实际,汲取中华文化精髓,着力提升科研原创能力,未来在科技创新上不断突破。

 

(简要评析案例教学的实施效果及成果,结合教学实际进行教学反思概述,字数不超过500字。)

将课程思政引入卫生化学课程,达到了专业技能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目的,丰富了卫生化学的教学内容,明显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成了良好学习风貌,提升了教学效果,并且推动了一部分同学的课外延伸学习,基本实现了对大学生在知识传播中进行价值引领,在价值传播中丰富知识底蕴的双重育人效果。


牡丹江医科大学教务处 中国.黑龙江.牡丹江.爱民区通乡街3号 邮编:157011 电话:0453-6984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