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教学案例226

作者: 时间:2022-07-21 点击数:

课程名称

细菌学检验

授课学院

公卫

授课对象

18级卫生检验检疫

授课教师

杨晓炜

职  称

讲师

课程性质

必修课

学时

2

授课章节

第十二章 革兰阴性杆菌

专业知识教学目标

1. 掌握埃希菌属细菌学检验; 

2.掌握志贺菌属细菌学检验; 

3.掌握沙门菌属细菌学检验; 

4.掌握耶尔森菌属细菌学检验。 

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研态度

2.建立健康所系,生命至上的科学精神

教学方法与手段

启发式、互动式、讲授式

思政元素

在教学内容中导入食品污染事件,引发学生深思,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生命至上的科学态度

具体教学案例

(对案例进行概括描述,包括具体内容,教学方法,信息化手段,引入思政内容及方式等设计方案,字数不超过1500字)

1. 课前设计

推送资料和发布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来上课。课前精心设计教案,深入挖掘思政教育的切入点,通过查阅文献和网络,积累丰富的思政素材。利用学习通平台创建课程,并将自主任务和相关学习资源上传至平台,同时发布讨论话题,安排学习计划。

2.课中导入

结合食品污染事件导入本节内容,阐述严谨的科学态度对生命健康的重要意义,本章以德国毒黄瓜事件为例进行讲解,2011年月份中旬,由于“毒黄瓜”引发的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在欧洲一些国家暴发,瑞典、丹麦、英国和荷兰都受到影响。德国已确认受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污染的毒黄瓜导致16人死亡,感染人数超过1500例。了解德国和欧盟是如何介入和应对这次毒黄瓜事件的,从中可以学到很多有益的做法。德国出现毒黄瓜死人事件后,该国卫生部门马上就追踪到毒黄瓜的源头———来自西班牙阿尔梅里亚省和马拉加省两家企业。此后,追踪的方向还指向其他一些国家,如来自荷兰和丹麦的黄瓜也在受调查。这正得益于食品安全的HACCP系统,即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通过对食品在生产、加工、制造、准备和食用等过程中的安全监控,马上就能发现有毒或问题食品出现在哪一个环节。

3.课后总结

通过此次事件的引入,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树立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生命至上的科学精神。从德国毒黄瓜事件中我们也能获得一个共同的教训,任何食物生吃的中毒率总是大大高于烹制成熟。因此,生吃黄瓜和其他蔬菜,如生菜、西红柿、莴苣等并不可取,加热是最基本的杀灭细菌的有效方法。另外,国外的许多食品安全机制确有许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这是中国食品安全方面需要改善提高的。

(简要评析案例教学的实施效果及成果,结合教学实际进行教学反思概述,字数不超过500字。)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健康中国”已经提升为国家战略,健康是保障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最基本条件。以毒黄瓜案例,激励学生增强“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社会责任感,只有不断学习相关领域研究进展和学科前沿,努力提高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才能不断的提高中国食品安全的保障。


牡丹江医科大学教务处 中国.黑龙江.牡丹江.爱民区通乡街3号 邮编:157011 电话:0453-6984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