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教学案例203

作者: 时间:2022-05-25 点击数:

课程名称

认知心理学

授课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

授课对象

18级心理1班


授课教师

张海龙

职 称

讲 师

课程性质

考试

学时

54


授课章节

第八章 概念


专业知识教学目标

掌握概念形成过程和概念的结构,以及概念形成的策略 


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如何将依法治国融入到我们的思想体系中去)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CAI


思政元素

依法治国思想


具体教学案例


(对案例进行概括描述,包括具体内容,教学方法,信息化手段,引入思政内容及方式等设计方案,字数不超过1500字)

材料: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 2018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司法部。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通通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

问题:请同学们思考我们如何形成 “依法治国”这个概念,以及存储到到我们的记忆系统中。

问题解答:依法治国是一个蕴含深刻的概念,包含的解释词语较多,范畴较大。从我们学习过程的假设考研说和空白实验法的理论出发,首先应该形成多个假设,这些假设可能有些是不全面的,有些事理解是有错误的,但是在不断的学习,工作中,这个概念的定义会不断的被考验,最后在每个人心中建立一个正确的概念。而且会融入到我们的概念体系中,进入长时记忆。从激活扩散模型的角度出发,这个概念会和很多概念建立联系,这个网络会解释这个概念的内涵,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依法治国”思想会指导我们的行为。








教学反思

(将思政概念融入到教学中,既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又能丰富思想政治概念,有一举两得的效果。同学们也体会到思想政治是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概念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能帮助学生更深入理解思政思想)


牡丹江医科大学教务处 中国.黑龙江.牡丹江.爱民区通乡街3号 邮编:157011 电话:0453-6984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