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教学案例202

作者: 时间:2022-05-25 点击数:

课程名称

食品营养学

授课学院

公卫学院

授课对象

18级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授课教师

王 栋

职 称

讲 师

课程性质

考试

学时

32+16


授课章节

第三章 能量与宏量营养素 第四节 蛋白质


专业知识教学目标

掌握蛋白质的生理功能、必需氨基酸、氨基酸模式、限制氨基酸和蛋白质互补作用的概念及营养学意义,食物蛋白质营养学价值评价,蛋白质参考摄入量及食物来源;了解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和代谢。


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在《食品营养学》教学中,始终贯穿唯物辩证法的思想,让学生以辩证的观点正确理解和掌握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知识,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思维方式、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教学方法与手段

案例式教学法,多媒体PPT课件 


思政元素

以讲授“凯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引出“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从反面例子教育学生科学知识是为人类谋福利的而不是相反。 


具体教学案例


 

(对案例进行概括描述,包括具体内容,教学方法,信息化手段,引入思政内容及方式等设计方案,字数不超过1500字)

三聚氰胺又名蜜胺,由德国化学家Justus von Liebig于1834年首次合成。三聚氰胺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有机化工产品,目前最主要的用途是作为生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原料,普遍应用于建材、灭火剂、纺织、皮革和造纸等行业。三聚氰胺既不是药品也不是食品添加剂,仅仅是一种化工原料,正常情况下不应该出现在食品或动物饲料中。由于目前常用凯氏定氮法检测食品或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三聚氰胺由于高含氮量(达66.7%),在食品或饲料中掺入后可造成“高蛋白质含量”的假象,同时由于它无色无味,价格低廉,因此被非法掺入食品或饲料中,大大减低生产成本。

三聚氰胺及三聚氰酸对大多数实验动物有低到中等毒性。三聚氰胺在肠道快速吸收并以原形随尿液排出。进食掺假奶粉的婴幼儿,主要毒效应是肾脏结石的形成。食用人群的年龄越小,对健康影响的风险越大。2008年12月,中国卫生部将三聚氰胺加人非法食品添加物名单。2010年4月22日卫生部公布的新乳品安全国家标准中未设置三聚氰胺相关标准及检测的规定,乳品中不得加入三聚氰胺。2011年4月6日,中国卫生部等规定了三聚氰胺在食品中的限量值:婴儿配方食品中三聚氰胺的限量值为1.0mg/kg,其他食品中三聚氰胺的限量值为2.5mg/kg,高于上述限量值的食品一律不得销售。

引入思政内容及方式:以讲授“凯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讲述“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并询问学生对该事件的知晓情况,PPT中插入患儿图片和相关小视频等。

“营养素是人类维持生命、生长发育和健康的重要物质基础,但对营养素的摄入要掌握“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从反面例子教育学生科学知识是为人类谋福利的而不是相反。国民营养事关国民素质提高和经济社会发展”欢迎大家从事营养相关专业,为提高国民素质和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

 












(简要评析案例教学的实施效果及成果,结合教学实际进行教学反思概述,字数不超过500字。)

案例的选择应与时俱进,耳熟能详,震撼人心。因此,我们在讲授“凯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时,引用了“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并询问学生对该事件的知晓情况,鼓励学生进行课上或课下分析讨论。实施案例教学法,激发了学生对《食品营养学》课程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牡丹江医科大学教务处 中国.黑龙江.牡丹江.爱民区通乡街3号 邮编:157011 电话:0453-6984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