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案例进行概括描述,包括具体内容,教学方法,信息化手段,引入思政内容及方式等设计方案,字数不超过1500字) 以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收集)的教学设计为例,阐述本课程教学过程如何培养统计素养及体现课程思政元素。在统计数据的收集一章中主要涉及以下3个方面的内容。 (1)统计数据的来源。 在口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面对各种各样的统计数据,但就来源而言,主要分为两类。其一为数据的间接来源,也称之为二手数据,是指该统计数据来源于已有的数据;其二为数据的直接来源,也称之为一手数据,是指该统计数据来源于直接组织的调查、观察或科学实验 在该部分的讲授中,教师详细分析数据的各种来源,不同渠道所获得数据的特点,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领域数据获取渠道的不同、教会学生如何通过CNKI等渠道查阅文献,如何判别文献的质量,如何规范地引用数据,如何标注参考文献,等等,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专业素养。 (2)统计数据的收集理论与实验、实践。 在统计数据的收集理论讲授部分,充分分析各种统计调查方法的特点及适用场合,讲述调查方案设计的注意事项,科学的调查问卷如何设计等内容。 该课程安排了3个实验项目。其中统计工作过程实践贯穿整个学期,要求学生完成如下7个步骤: ①安排学生自行选题设计一个统计调查方案,方案中重点考核选题、调查目的、调查项目和调查表的设计、组织实施计划的编制等项内容,指导教师对每份方案做出评价,与学生商议后抽选一个最佳选题进行调查。 ②共同设计调查表。 ③安排学生印制并发放调查表。 ④对收回的调查表进行审核。 ⑤利用计算机山学生共同对调查表进行汇总。 ⑥将汇总数据以电子文档的形式提供给每一个学生。 ⑦要求学生应用电子表格软件分析数据,撰写一篇不少于2 000字的统计分析报告。 统计工作实践主要包括设计、调查、整理和分析4个阶段,上述步骤中,第①至③是设计和调查(即收集数据)阶段,第④至⑥是整理阶段,第⑦是分析阶段。 选题方面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不限制题材,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调查问卷的设计及数据收集过程强调学生的科学严谨及团队协作。调查方案设计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打分并公布.分析方案完成的整体情况,就典型的方案进行点评。批改方案及点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简单的统计工作过程,让学生在理论与实验、实践的结合中不仅充分领略了统计学的魅力,大大提升了收集数据的知识与能力,而且在授课过程中诚实守信、实事求是、科学精神、专业素养、公平正义、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实践观)等德育元素的渗透,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也起到了十分明显的作用。 (3)统计数据的质量。 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是统计工作的生命,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讲授该部分内容时首先会探讨统计误差的分类,而如何有效地控制各种误差,提高数据的质量,是心理学研究者面临的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