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教学案例153

作者: 时间:2022-02-23 点击数:

课程名称

物理治疗学

授课学院

第一临床医学院

授课对象

四年制康复治疗学


授课教师

赵云

职 称

助教

课程性质

必修课

学时

2


授课章节

第四章 肌肉牵伸技术


专业知识教学目标

【掌握】肌肉牵伸的种类、方法和作用;上肢下肢和脊柱肌肉牵伸技术;肌肉牵伸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以及注意事项 。

【熟悉】肌肉牵伸技术的定义和常用方法;软组织挛缩的定义、原因及其类型。

【了解】肌肉牵伸程序以及软组织牵伸的解剖生理基础。


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颈肩腰腿痛的问题越来越常见,原因总是有这么几个1.姿势不良2.长时间肌肉疲劳3.相应肌群稳定性差。那如何将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传播出去,解决生活中的这些难题;通过何种方式做好科普,造福周围的同学、朋友,甚至是广大群众。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启发法、谈论法


思政元素

文明: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社会风尚

爱国:大局意识


具体教学案例



(对案例进行概括描述,包括具体内容,教学方法,信息化手段,引入思政内容及方式等设计方案,字数不超过1500字)

随着现代化的生活节奏的加快,“低头族”、“手机党”越来越多,智能生活虽然方便了我们,但也带来了自身的一些问题,其中颈肩腰腿痛就尤为常见,而且其发病年龄已经呈现低龄化的趋势,长远来看,这种趋势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不利的。本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是关于肌肉牵伸,对于亚健康人群来说,正确科学的肌肉牵伸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疼痛、矫正不良姿势,使其尽快回归工作、回归生活。

在课程一开始,首先用小视频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不良姿势,如地铁中低头看手机、学习时趴在桌子上、“葛优瘫”、利用懒人支架歪在床上看手机等。随后展示我国国民的健康报告,利用视频和大数据使同学们身临其境地感受这些颈肩痛的来源和症状。

随后带领同学们分析造成疼痛的原因,继而引入本节课的重点——肌肉牵伸技术,利用讲授法,为同学们详细讲解肌肉牵伸的种类、方法和作用;上肢下肢和脊柱肌肉牵伸技术;肌肉牵伸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以及注意事项。

启发同学们关于肌肉牵伸技术的常用方法,使同学们分组讨论肌肉牵伸技术的定义和常用方法;软组织挛缩的定义、原因及其类型。肌肉牵伸程序以及软组织牵伸的解剖生理基础。分组讨论后,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做总结发言,老师最后补充总结。

当同学们充分掌握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之后,请同学们思考,如何将学到的知识分享给自己的亲朋好友,通过何种途径、何种方式、传播何种内容,使得亲朋好友既容易接受还容易记忆。并请同学们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疼痛问题,哪些是由于姿势不良造成的,哪些是由于肌肉力量不足造成的。抛出问题后,让同学们思考5分钟,随后选两位同学回答这些问题,并以此抛砖引玉,引导同学们课后查阅相关文献、思考网络时代的知识传播方式,并形成相应的报告或视频或网页链接,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作业。老师在同学们提交作业后,逐个审阅、登记,在下次课程开始前进行总结。




(简要评析案例教学的实施效果及成果,结合教学实际进行教学反思概述,字数不超过500字。)

通过课堂引导及课后实践,大部分同学能够顺利完成作业,提出的新媒体传播方式也符合现有的年轻人关注热点,易于接受,采用的方式多数是通过QQ群、抖音、快手、朋友圈等平台,利用科普小视频帮助没有医学背景的人理解接受,甚至有同学编成小顺口溜便于记忆。

对于自我的反思大多数集中在姿势不良方面,大家分析了生活中的各种不良姿势及改进意见,对于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大有裨益。

不足之处在于,同学们大都考虑的是年轻人、学生党的情况,对于中老年人、体力劳动者的关注比较少,老师应在接下来的总结中进行分析和引导,使得同学们的知识面和思维广度进一步拓宽。

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对于掌握的较好的地方,可帮助学生做简练总结,形成思维模式,对于掌握的不好的地方进行分析总结和问题指导。如采用电教或到康复医学科见习的方式,使同学们实地接触患者,观察患者的生活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思考解决方案;同时将临床中常见的问题及处理方法做总结概述。如偏瘫患者的肩痛问题,分析不同患者出现肩痛的原因及相对应的处理方法,通过拓宽思路帮助同学们建立对职业的认同感,通过与临床患者的沟通,帮助同学们培养人文情怀,为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康复治疗师打下良好的基础。



牡丹江医科大学教务处 中国.黑龙江.牡丹江.爱民区通乡街3号 邮编:157011 电话:0453-6984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