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案例进行概括描述,包括具体内容,教学方法,信息化手段,引入思政内容及方式等设计方案,字数不超过1500字)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简称艾滋病)的病原体,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致病微生物。在讲授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要从 HIV 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以及防治原则等四方面进行讲解。而这一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有 3种,包括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此时,自然而然地引入惊人的调查数据:在2009年之前,中国被确诊的艾滋病患者大多是因为血液传播、母婴传播,还有一些“未知”因素。但现在性行为传播已经成为艾滋病新感染病例的重要传播途径,如近十年以来,由于性观念的开放、各国之间的开放与交流,HIV感染疫情形势与传播途径较过去发生了巨大变化,男男同性生活、吸毒、校园恋情等因素,使HIV感染疫情日益加重,已成为威胁全球人类健康亟待控制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于2015年10月制定新的《全球青少年优质卫生保健服务标准》指出:艾滋病已成为全球青少年的第二大死亡原因。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估计,全球每天约有5700例新发HIV感染者,其中约有1855例为15~24岁青少年。我国艾滋病疫情监测数据显示,15岁及以上学生艾滋病感染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08年的527例上升到2014年的2695例,占我国青年人群感染者总数的比例从2008年的5.8%上升到2014年的16.6%,大学生中艾滋病的感染现象已不容忽视。专家在中国“第5届艾滋病学术大会”上披露,仅2018年第 2季度,中国新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患者40104例,其中性传播占 93.1%。而曾经看似两个毫无关系的词汇——“艾滋病”与“象牙塔”,近些年已经被急剧攀升的一系列数字紧紧地捆绑在一起,事实表明高校已沦为“艾滋病重灾区”,做好与艾滋病相关的大学生健康教育及预防尤为重要。基于这一社会现象,同时授课对象又恰好是高校青年学生,在本次教学过程中进行“课程思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以 HIV 的传播途径处作为“课程思政”的切入点。 用3分钟播放两则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1:近两年,在上海及北京的部分高校安装了有“HIV尿液匿名检测包”的自动售卖机,艾滋病检测包被隐藏在普通饮料自动售卖机里,可匿名购买并匿名查询检测结果。上海同济大学的艾滋病匿名检测包,仅用时6个小时即售罄,更可怕的是,三台自助售卖机共回收37份,通过检测,阳性结果居然就有2份,3份因故检测不合格。而清华大学售卖机在装不到3天后,检测包就都已售空。 新闻报道2:“2017 年 4 月 24 日上午,长沙市岳麓区疾控中心举行了“高校疫情通报和骨干成员培训”会议。会议指出,高校云集的岳麓区疫情严重:截止到 2017 年 4 月 6 日,报告现居地为岳麓区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已达到 603人。而岳麓区辖区内云集了众多高校,青年学生人口密集,至 2017 年 4 月 21 日已发现报告为学生的感染者 106人。调查结果显示,该次106名学生感染HIV,其最大的来源就是通过性行为传播。” 通过这两则新闻报道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艾滋”离我们并不远,而且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在同龄人中进行传播,要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艾滋”之所以传播的速度如此之快,是由于现代大学生的性观念过于开放,性安全知识缺乏,警示学生青春要设防,要洁身自好,时刻懂得自尊自爱自保。同时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使学生认识到作为一名医学生,还有向社会宣传预防HIV感染的责任和义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