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自牡丹江医学院生命科学院客座教授、硕士生导师高洁以生物膜纳米结构为主题在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药剂学顶刊,影响因子10.8, 中科院Top 1区)发表题为“Biomembrane Nanostructures: Multifunctional Platform to Enhance Tumor Chemoimmunotherapy via Effective Drug Delivery”的综述,系统地介绍了生物膜纳米结构在肿瘤化学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应用前景、未来挑战和临床转化前景。牡丹江医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江相何、长海医院吴丽丽助理研究员和张梦亚实习研究员为第一作者,高洁副研究员、武艳副教授为通讯作者。
免疫治疗引起的抗肿瘤免疫反应能够促进全身抗肿瘤免疫监视,并消除肿瘤局部和播散性转移,并帮助建立持久的抗肿瘤免疫记忆并预防复发。化疗能够通过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来激活针对肿瘤的免疫反应,从而拓宽了化疗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化疗和其他治疗策略进行联合(光疗、放疗等),可以进一步增强免疫疗法的治疗效果。传统纳米结构可以通过整合各种药物或治疗手段来促进多模式肿瘤治疗,但传统纳米结构仍然面临诸多问题,比如药物的过早释放和降解、被快速清除和潜在药物脱靶效应等,需要进一步功能化以提高其抗肿瘤效果。生物膜纳米结构是一种来源于人工或天然生物膜来源的纳米结构,例如脂质体,外泌体,细胞膜纳米载体等,以其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内在靶向能力、智能响应性和免疫调节等特性,可以作为一种更强的多功能的纳米平台用于肿瘤化学免疫治疗。
在这篇综述中,作者系统综述了用于化学免疫治疗的生物膜纳米结构的制备策略和最近的进展。本文首先详细描述了四类生物膜纳米结构(脂质体、合成高密度脂蛋白、细胞膜和细菌衍生的纳米结构)的工程化策略,用于递送化疗药物以增强免疫反应的优势和抗肿瘤机理(图1)。其次,本综述还讨论了将免疫治疗制剂(包括细胞因子、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免疫佐剂)与化学疗法相结合的最新策略。最后,本文阐述了生物膜纳米结构用于化学免疫治疗的设计原则、可行策略、相关挑战和未来应用,以进一步增强它们用于肿瘤化学免疫治疗的潜力。

生物膜纳米结构的工程化策略,优势和肿瘤免疫治疗机理
牡丹江医学院生命科学院客座教授、硕士生导师高洁课题组以以“抗肿瘤和促修复仿生智能纳米材料”为题,面向实体瘤术后需要预防肿瘤复发和组织修复的重大临床难题,基于“源自天然的仿生化”和“超越自然的智能化”的材料设计理念,聚焦于仿生智能纳米材料的精准可控制备及应用,开发生物膜仿生和光控智能化等工程化新技术,发展仿生智能控释水凝胶等新型医用材料,为实体瘤术后复发治疗和组织修复提供新策略;以通讯和第一作者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Biomaterials, Bioactive Materials, 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 Biomaterials Research,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 Composites Part B等杂志发表73篇SCI论文,5篇>15,19篇>10,总计590;ESI高被引1篇(Composite Part B),封面2篇(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 Nano Research);引用次数2832,H指数32,i10指数58;主持10项国家和省部级基金(包括1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和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其中含3个面上项目),总计367万元;授权专利9项;主编《生物医用材料:组织修复与肿瘤治疗》(上海交大出版社);担任Asian J Pharm Sci (中科院1区,IF: 10.2)第二届青年编委、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再生与修复专业委员会委员、神经损伤修复材料研究学组副组长;担任Frontiers in Bioengineering and Biotechnology (IF: 6.273)和Gels (IF:4.6)客座主编;担任Small, Biomaterials, Journal of Nanobiotechnology等杂志审稿专家;荣获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上海市“晨光学者”等称号;荣获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上海市药学科技奖二等奖和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自担任牡丹江医学院客座教授和硕士生导师以来,积极参与生科院的生物材料平台建设和学生培养,共计培养生科院硕士研究生7名,和牡丹江医学院生科院合作在Nano Research, 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 J Controlled Release, Biomaterials Research和Materials & Design发表中科院I区或10分以上高影响力SCI论文5篇,共计57.4
本文链接:J Control Release; 2023 Aug 9;S0168-3659(23)00498-4.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7567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