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保障学生人身财产安全,培养学生文明素养与法治意识,营造安全、和谐、有序的校园环境,生命科学学院全面开展学生安全教育系列活动,围绕防诈骗、防欺凌、交通安全三大核心板块,通过多样化形式为全体学生筑牢安全“防护网”。
近日,生命科学学院各班级积极响应,在防诈骗教育工作中,学院结合当前“刷单返利”“虚假购物”“冒充客服”“校园贷”等电信网络诈骗高发类型,依托主题班会、线上推文等载体,详细讲解诈骗分子的作案手段与识别技巧,引导学生提高警惕,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不随意转账汇款;同时建立“学院-班级-宿舍”三级预警机制,鼓励学生发现可疑情况及时上报,在校园内形成全员反诈的良好氛围。

针对学生欺凌防治行动,生命科学学院严格遵循“预防为先、教育为主”原则,多举措落实相关工作。一是加强思想引领与专题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定期开展法治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及防治学生欺凌暴力专题教育,通过案例剖析、法治宣讲、道德讲堂等形式,明确欺凌行为的危害与法律后果,引导学生强化责任意识,主动关注学生身心健康。二是组织“防治学生欺凌,共建文明校园”主题班会,各班级结合学生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通过互动讨论、短视频观看等多元方式,让学生直观感受欺凌对受害者身心的伤害,培养学生同理心与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主动拒绝欺凌、参与反欺凌。三是建立欺凌行为排查与干预机制,定期排查学院内潜在欺凌隐患,对发现的苗头性问题及时介入、妥善处理,保障每一位学生的合法权益。

在交通安全教育方面,本学院聚焦学生出行安全,围绕“遵守交通规则、安全文明出行”主题开展活动。通过班会形式,向学生讲解交通信号灯、斑马线、非机动车骑行等基本规则,重点提醒学生过马路不玩手机、不逆行、不闯红灯,骑行共享电动车时务必佩戴安全头盔;集体活动时听从组织安排,不擅自离队,避免前往人流密集或存在安全隐患的场所。结合上下课通勤、周末外出等场景,叮嘱大家遵守交通规则,拒绝乘坐无资质“黑车”;部分班级还创新组织交通安全知识竞赛、短视频创作等活动,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强化交通安全意识,让“安全出行”理念深入人心。

此次学生安全教育系列活动,有效提升全体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为构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奠定坚实基础。生命科学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推进安全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用细致扎实的工作守护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