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桂香盈袖。恰逢国庆中秋双节同庆,生命科学学院9月28日在“一站式”学生社区九公寓举办“庆国庆·迎中秋”传统文化趣味体验活动。活动以文艺展演、民族风情展示等形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医学生专业特色有机结合,彰显了新时代青年学子的文化自信,展现出他们的使命担当。学校副校长、党委常委张修明,生命科学学院院长袁晓环、副院长孙展鹏、学工办副主任付小达与学院少数民族学生代表共同参与本次活动。

活动现场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作为开场重头戏,由满族、布依族、回族、壮族四名学子联袂献上原创诗朗诵《中华一家亲》。诗作以“金风送爽,丹桂飘香”起兴,巧妙串联起各民族的文化符号与科研实践。满族学生以“黏豆包”喻指实验操作中精准严谨的态度,布依族学生借“甜酒酿”回味编程赋予医疗设备智慧的过程,回族学生以“清炖羊肉”诠释精益求精的校训精神,壮族学生则用“五色糯米饭”象征医学创新守护生命的多彩画卷。学生们还精心准备歌曲《爱我中华》唱响民族团结主旋律,随后齐声高歌《歌唱祖国》,激昂的旋律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声情并茂的朗诵,慷慨激昂的歌声,既有对传统习俗的深情礼赞,更有对医学科研初心的铿锵宣言。

本次活动正值学校开展慰问少数民族学生工作期间。校领导亲临现场,向各族学子致以节日问候,勉励大家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把民族文化底蕴转化为科技创新动力。此次选择在“一站式”学生社区举办活动,旨在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通过搭建文化交流平台,不仅让少数民族学生感受到家的温暖,更促进了各民族学生间的交往交融。

暮色渐沉,这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彰显了中华文明历久弥新的生命力,展现出医科大学特有的理性之光。金黄圆润的橘子寓意着团圆美满、前程似锦,饱满绽开的石榴则象征着各民族学子如石榴籽般紧密相连、同心同行。“中秋的月,照亮求学的路;国庆的旗,指引奋进的方向。”,新一代医学生正以青春为笔,在守护生命健康的征程上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青春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