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使教师进一步了解AI功能,深入探索人工智能在教学领域的创新应用,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让AI能够真正赋能教学,助力教师将 AI 技术与传统教学深度融合,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生命科学学院于2025年4月21日上午,在影像办公楼204教室成功举办了第二期 “AI教学中心建设专题培训”。此次培训会由智慧树资深讲解员朱新春主讲,学院全体授课教师参加了会议。
会前,教学副院长孙展鹏再次强调了AI在现代教学中的重要意义。他指出,随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推进,人工智能已成为教学创新的关键驱动力。教师们应积极拥抱新技术,将AI技术与传统教学深度融合,以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个性化的教育服务。孙展鹏还提到,通过AI技术,教师可以从繁琐的备课、作业批改等工作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设计和学生指导中,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同时,AI课代表的学情反馈功能可以为教学优化提供数据支撑,让因材施教真正有了数据支撑,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会上,朱新春深入浅出地阐述了AI技术在教学中的多样化应用场景。他着重介绍了AI在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方面的独特优势,展示了如何利用AI工具设计符合不同学生学习风格和进度的定制化学习路径。朱新春还分享了一些成功案例,说明AI技术如何帮助学生更有效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在实操演练环节,朱新春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AI技术进行智能备课,包括如何将教案、课件、习题等教学资源“投喂”给AI系统,实现知识图谱动态生成与智能优化,让教学资源 “越用越聪明”。同时,他还现场演示了 “一键生成AI智课” 功能,教师仅需上传课程资料,即可快速搭建包含知识图谱、教学计划、AI助教的全流程智能课堂。此外,朱新春还指导教师如何创建专属“AI课代表”,实时解答学生问题,自动汇总学情热点,为教学优化提供数据支撑,学生也可通过AI课代表自主规划学习路径,实现个性化知识探索。
此次培训会的成功召开,标志着生命科学学院在教育数字化转型道路上迈出了更坚实一步。学院将继续推动AI与教学实践深度融合,促进课堂教学高质量发展,在数智化浪潮中培育更多卓越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