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提升在校大学生的防诈骗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有效遏制校园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态势,营造安全、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11月6日,生命科学学院在公卫楼9楼会议室召开反诈座谈会。院长袁晓环,学工办主任付小达,实习就业科科长许晶,反诈委员、党员、班委以及寝室长参加会议。
会议由副院长孙展鹏主持。

座谈会上,孙展鹏详细解读了电信网络诈骗的常见类型,包括网络刷单返利、校园贷、虚假购物、冒充客服退款、游戏账号交易诈骗、冒充熟人借钱等。通过还原真实案例场景,深入剖析了诈骗分子的作案手法、话术陷阱及最新变种,重点强调了“低投入高回报”“无抵押快速放款”等虚假宣传的迷惑性,提醒同学们警惕陌生链接、陌生来电和转账要求,牢记“三不一多”原则: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
在互动交流环节,学生代表们积极发言,分享了自己或身边同学遇到的诈骗预警经历,就日常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可疑情况提问。“收到自称辅导员的借款信息该如何核实?”“网上兼职需要先交押金靠谱吗?”“遭遇诈骗后该如何及时止损和报案?”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院长和老师逐一耐心解答。
袁晓环对此次座谈会进行总结,表示学校高度重视反诈制度的落实,保证做到将反诈宣传形成包联制度,逐级落实。辅导员代表结合日常学生管理工作,将反诈意识先落实到寝室长,最后落实到每位同学,呼吁同学们理性消费,远离不良网络诱惑,主动参与到反诈宣传中来。
此次反诈座谈会的召开,让同学们对电信网络诈骗的危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掌握了实用的防骗技巧和应对方法,有效增强了自我防范意识和风险规避能力。同学们纷纷表示,座谈会内容贴近校园生活、干货满满,今后将时刻保持警惕,牢记反诈常识,不仅要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还要争做校园反诈的“宣传员”和“守护者”,为建设平安校园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