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教学案例49

作者: 时间:2021-07-27 点击数:

课程名称

麻醉生理学

授课学院

基础医学院

授课对象

2017级本科麻醉专业


授课教师

教 授

课程性质

必修课

学时

2


授课章节

麻醉与内分泌-影响糖代谢的激素(胰岛素)


专业知识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手术、麻醉对胰腺内分泌功能的影响。熟悉影响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的激素;胰腺功能异常时手术、麻醉处理的生理基础。

技能目标:通过学习麻醉与手术对内分泌系统存在的不同程度的影响,培养学生把已学知识转化为认识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续的相关专业课程及毕业后应用这些理论来指导临床医疗、科研实践等夯实基础,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学习力、岗位胜任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我国的医疗卫生战线需要大量的具有扎实的理论实践技术能力医生,引导学生学好专业知识,真正掌握专业本领,培养综合能力,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科学和专业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意识。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练习法(回答问题)等;教学手段:采用QQ课堂或腾讯课堂在线授课。


思政元素

民族意识、爱国情怀、团结协作、奉献精神 


具体教学案例


 

(对案例进行概括描述,包括具体内容,教学方法,信息化手段,引入思政内容及方式等设计方案,字数不超过1500字)

案例如下:(教师课前将病例导入线上教学平台)

提起内分泌系统对机体功能的调节,就必须说到胰岛素。胰岛素是体内唯一降血糖的激素,是治疗糖尿病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激素药物。胰岛素的发现、提取和临床应用经历了很长的时间。胰岛素的诞生是一个充满艰辛而又相当励志的传奇故事。但在20世纪50年代,人工合成蛋白质还是一座从未有人攀登上的科学高峰。1958年,在国民经济基础和科研条件还十分薄弱的情况下,我国的科学工作者敢于大胆设想,提出合成一个结构复杂、具有生物功能的蛋白质——胰岛素。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组织国内不同学科、不同单位的研究人员协作,1965917日,在历经69个月的艰辛之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生化所)、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有机所)和北京大学化学系的科学家成功获得人工合成的牛胰岛素结晶。这是中国科学家与诺贝尔奖距离最近的一次。尽管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但它证明了中国人的聪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证明了中国在科研领域可以和西方发达国家相竞争,即使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也能做出世界一流的成果。学习《胰岛素的发现》中,可了解中国科学家在合成人工胰岛素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鼓励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和研究中抓住机遇、自信勤奋,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16699395b1b941ec9eac426df0c01fe0

1966年,中国科学院郭沫若院长接见人工合成胰岛素参加工作的同志

学生活动:(线上教学平台开展)

①授课阶段小结后,播放课中互动选择题;

②布置课后讨论习题:问题设置涵盖麻醉与手术对内分泌功能影响的专业知识。(通过对前后知识体系的融汇联系,提升学生将已学知识转化为认识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进一步夯实了本章理论内容)。

 




















(简要评析案例教学的实施效果及成果,结合教学实际进行教学反思概述,字数不超过500字。)

麻醉与手术对内分泌系统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激素分泌过多或不足可引起显著的生理和病理生理变化。通过我国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案例,使学生了解中国科学家在合成人工胰岛素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鼓励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和研究中抓住机遇、自信勤奋,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树立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过硬实践技术能力的学习作风,注重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等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和专业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意识。



牡丹江医科大学教务处 中国.黑龙江.牡丹江.爱民区通乡街3号 邮编:157011 电话:0453-6984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