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时间:2023-03-09 点击数:
课程名称
口腔修复学
授课学院
口腔医学院
授课对象
17口腔1-3班
授课教师
徐文秀
职 称
副教授
课程性质
必修考试
学时
2
授课章节
第一章 绪论
专业知识教学目标
掌握口腔修复学的概念,修复基础,范畴,临床内容,意义。
熟悉发展历史,现状,发展趋势。
了解口腔修复学特点。
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四个自信”,把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贯穿融入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教育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讨论法、示教法
思政元素
注重价值引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具体教学案例
(对案例进行概括描述,包括具体内容,教学方法,信息化手段,引入思政内容及方式等设计方案,字数不超过1500字)
在口腔修复学的发展史上,中华民族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我国的义齿修复术始于宋代楼钥所著《玫瑰集》,东汉张仲景所著《口齿论》,均有修补缺牙的方法记载,中国古代的口腔医学技术为人类的口腔健康做出过重要贡献,以此为切入点开展思想教育,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与文化自信,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学科课程要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注重价值引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引导学生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四个自信”,把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贯穿融入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教育。
教
学
反
思
(简要评析案例教学的实施效果及成果,结合教学实际进行教学反思概述,字数不超过500字。)
1. 课堂氛围活跃,但仍有部分学生课堂参与感不强。
2. 学生回答问题不够详细、准确,需引导学生课前多预习。
3. 部分学生听讲不集中,需加强增强趣味性。
教学中重统一而不重多样,如学生几乎没有可能自由选择学习内容或自行规划、安排学习进程,教学要求强求一律,学生间的个性差异得不到承认
牡丹江医科大学教务处 中国.黑龙江.牡丹江.爱民区通乡街3号 邮编:157011 电话:0453-6984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