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教学案例313

作者: 时间:2023-02-02 点击数:

课程名称

护理专业岗位综合技能训练

授课学院

护理学院

授课对象

18级护理本科生

授课教师

林晶

职  称

讲师

课程性质

必修

学时

2

授课章节

静脉输液

专业知识教学目标

掌握:静脉输液的目的和密闭式输液法

了解:静脉输液的概念及原理

运用:静脉输液过程中能够正确、合理的选择穿刺部位,正确排除输液中的各种障碍,识别常见的输液反应,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预防和处理各种输液反应

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通过临床实际病例,采取角色扮演形式进行静脉输液操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换位思考,树立爱伤观念,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程以临床实际病例作为导入,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完成静脉输液流程,在整个的输液过程中设置输液故障和输液反应等情况,注重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处理问题方式与方法。

思政元素

责任意识,热爱岗位,职业素养

具体教学案例

1.导入

护士A给新入院患者进行输液,在患者右肘上约3cm处扎止血带,穿刺成功固定针头后由于病人衣袖滑落下来盖住了止血带,所以忘记松开止血带,着急下班赶通勤车,与护士B交接剩余输液药物后离开,B先静脉推注药液,然后接上输液管进行补液。在输液过程中,病人多次提出“手臂疼及滴速太慢”等,B认为疼痛是由于药物刺激静脉所致,解释说:“药物原因点滴速度不宜过快”。 6个小时后,护士C拔针时发现手臂肿胀青紫,发现止血带未解开,立即解开并报告医生,最后行右上臂中下1/3截肢术。通过案例让学生意识到操作中的每个环节都很重要,严格遵循操作流程,否则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后果。

2.知识点讲解

静脉输液过程中的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让学生充分理解严格遵循操作流程的重要性,对可能出现的输液故障和输液反应一一列举,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学生才能熟练的排除各种输液故障以及采取输液反应发生时的措施。

3.分析、解决问题

临床输液中会发生很多故障和输液反应,及时发现并给予正确的措施。

4.复习总结

输液中的常见故障以及解决方法,同时也要关注患者提出的疑意和主诉,输液反应发生时的处理措施。

护理岗前培训课程是基于护理学专业学生已经完成基础护理学课程后开展的一门专业课,它要求学生在较强的技术操作水平下,能够结合临床实际病例,对于操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能够及时准确地解决。由于学生尚未进入医院实习,对于临床中输液出现问题的情况见得过少,尚不能全面的解决操作中的问题,教师上课时可增加案例。

 

牡丹江医科大学教务处 中国.黑龙江.牡丹江.爱民区通乡街3号 邮编:157011 电话:0453-6984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