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教学案例310

作者: 时间:2023-01-27 点击数:

课程名称

护理学导论

授课学院

护理学院

授课对象

19级护理本科生

授课教师

贾琳

职  称

讲师

课程性质

必修

学时

24

授课章节

文化与护理

专业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文化、文化休克的概念;

2.理解跨文化护理理论的本质与内涵;

3.学习应用跨文化护理理论强调的三种文化关怀策略。

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以“文化”为切入点,形成对护理专业实践的初步认识,有助于其理解护理学的专业内涵,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结合,形成具有中国鲜明特色的护理专业思想。

教学方法与手段

《护理学导论》理论多,内容偏枯燥,学生学习困难大,教学气氛调动难。本节知识点《文化与护理》尤为其典型代表之一。这一知识点涉及的概念宽泛,学生把握困难;所学的跨文化护理理论起源于美国,在中国语境下自身也遭受着跨文化的挑战,学生理解也很困难。为此,本微课准备了丰富有趣的教学素材,增加了较大篇幅的导入内容,运用讲述法、 视频呈现法、分析综合法、提问复习法等手段教学。力求把枯燥的东西讲活,把困难的内容讲通。

思政元素

以人为本,推己及人,文化自信、坚定学生理想信念

具体教学案例

(1)内容导入

首先,图片展现三个国家的标准美女模型,引导大家体会文化的特点。而后通过各种文化间的比对,使学生体会到文化对人的影响与意义。

(2)文化的概念

将文化概念的核心部分标红展示,并点出:文化就是包围着人的一切社会条件。

(3)文化休克的概念

文化对于人的意义就如水对于鱼的意义。通过这一类比,让学生体会到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通过海洋、大江、湖泊、小溪的比较,说明文化的差异之处。把海鱼放进湖里,或者把淡水鱼扔到海里,鱼都生活不好,进而引出文化休克的概念。再举例黄大年教授在美国和中国的不同经历。

(4)文化休克的原因

通过自身工作经历,举例说明农村老年人与城市知识女性在医院住院时他们的文化休克谁更猛烈?导致他们文化休克的原因有哪些?启发学生爱国爱人民的情怀。

(5)文化休克的过程与表现

通过网络热点事件“江西年夜饭”,引导学生自学文化休克的过程与表现。

(6)跨文化护理理论

多元文化并存却无优劣之分,个体间文化差异很大,护理应当考虑到这种差别,护理领域第一个重视文化差异的人就是雷林格,她提出了著名的跨文化护理理论。这一理论的本质是:基于护理对象的文化背景来理解他自身的健康行为。然后逐层分析了这一理论框架。并引导学生思考三种文化策略的患者依从性问题。

(7)总结

简要总结学习目标为:两个概念、一个理论、三种策略。

本节课针对教育对象特点,结合教学内容特色,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技巧与方法,围绕着《文化与护理》开展了 10 分钟左右讨论式教学。针对课程中所提及的问题,学生们在课后登陆网络平台开展了在线讨论,并提交了相应的作业。在讨论中,他们分享了丰富的个人经历,提交的作业里也呈现了一定的思考深度,说明这一微课基本实现了相应教学目标,并在一定程度上开拓了学生视野,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与深度思考。

 

牡丹江医科大学教务处 中国.黑龙江.牡丹江.爱民区通乡街3号 邮编:157011 电话:0453-6984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