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教学案例469

作者: 时间:2021-05-14 点击数:

课程名称

电工学

授课学院

影像学院

授课对象

影像专业

授课教师

杨艳芳

课程性质

考查课

学时

30

授课章节

4 正弦交流电路 4.8功率因数的提高 

专业知识教学目标

掌握功率因数的概念及功率因数的提高方法,了解功率因数的意义 

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求真务实、正确的三观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案例法(结合日光灯电路,测量计算功率因数)、讨论法、多媒体法

思政元素

爱国情怀、敬业精神、诚实守信

具体教学案例

本课程的思政案例是依托单相交流电路中用电设备的重要参数-功率因数cosφ而设计完成的。

功率因数是衡量用电设备对于发电设备的容量能否充分利用,同时在线路和发电机绕组的功率损耗是否增加。功率因数的提高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功率因数的提高,能使发电设备的容量得到充分利用,同时也能使电能得到大量节约。

国家标准规定工业用户电气设备功率因数应大于0.85,若设备功率因数达不到标准会造成巨大的电能浪费,应主动去电业部门申请加装防倒转的无功功率电度表,便于电业部门收取力率电费。若不达标的用户没有主动加装无功功率电度表,一旦被查出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接受惩罚或追究刑事责任。

功率因数不高,根本原因是用电设备多为电感性负载。通过并联电容减少电源和负载之间的能量交换。既提高了功率因数,又不改变用电设备的有功功率。

以日光灯电路为用电设备的典型代表,通过测量数据并计算功率因数,直观感受功率因数低的原因,提高方法,以及提高的效果。

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体现实践性和综合性,重视了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构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用心的人生态度。 以学生为根本。精心备课。以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为主,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牡丹江医科大学教务处 中国.黑龙江.牡丹江.爱民区通乡街3号 邮编:157011 电话:0453-6984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