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教学案例465

作者: 时间:2021-05-14 点击数:

课程名称

放射治疗技术

授课学院

影像医学院

授课对象

影像专业

授课教师

助理研究员

课程性质

实验课

学时

1

授课章节

放射治疗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专业知识教学目标

1.了解放射治疗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目的

2.掌握放射治疗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方法 

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1在课程教学中把医德医风教育放在突出位置,深入分析课程内容,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在教学的各个环节着力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注重加强医者仁心教育,在培养精湛医术的同时,教育引导学生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尊重患者,善于沟通,提升综合素养和人文修养,提升依法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做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医生。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在实验场所用实验设备教学

教学手段:验场所用实验设备教学

案例分析:放疗的技术以及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思政元素

在课程教学中把医德医风教育放在突出位置,深入分析课程内容,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具体教学案例

(对案例进行概括描述,包括具体内容,教学方法,信息化手段,引入思政内容及方式等设计方案,字数不超过1500字)

一、案例导入

患者女性,肺癌多发骨转移及颅內,胸段脊髓转移,3月前患者出现双下肢肌无力,肌力0-1级,伴腰髂部疼痛,来我院门诊,门诊以“肺癌多转移”为诊断收入院。在我院肿瘤科治疗,给于患者全脑,全脊髓及骨盆放射治疗。

提问:1用哪种放疗技术进行治疗?

2放射治疗的QAQC怎样得到保证?

融入思政元素:放射治疗的根本目标是准确、精确地将足够的剂量给与到肿瘤区,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器官,提高肿瘤局部的控制率,减少局部组织的并发症。所以放射治疗是双刃剑,在治疗获益的同时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或后果,因此应启迪学生科学思维,将利弊平衡和全局思想融入临床实践,分析问题,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通过提出问题:巧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维能力及问题意识的培养。

(通过案例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参与积极性,同时加入思政元素,更直观的将德育渗透、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并且为学习放射治疗技术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体现了在用中学的思想,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摆脱了机械的学习方式,有效的培养了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解

[实验名称] 放射治疗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项目性质] 验证性

[实验目的] 了解放射治疗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目的,掌握放射治疗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方法

[教学方法] 在实验场所用实验设备教学

融入思政元素:一边给学生演示放射治疗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方法,一边启发式提问:如果你们自己做放射治疗的QAQC,并且是年复一年的去做,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你们是否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引导并答复学生:首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其特别意义在于,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其次,医者仁心,尊重患者,对于患者我们尽量保护其隐私,不向其他无关人员泄露患者病情。第三,为了更好地为病人服务,使其早日摆脱病痛,我们必须不断强化理论学习、教育、武装工作。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

案例讨论-分小组讨论:1用哪种放疗技术进行治疗?

(学生在初步掌握了放射治疗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之后,组织学员分小组方式讨论,不仅在学习任务中巩固所学知识,并且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情感,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品质和探究的精神,以及用其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延伸:

放疗技术的最新进展:①调强放射治疗:②自适应放射治疗③四维放射治疗;④图像引导下的调强放疗;⑤预测跟踪技术下的调强放疗。--融入思政元素:引导学生有意识涉猎科学研究进展,深入分析课程内容,学会用相关学科方法解决问题,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文献检索、分析、整理归纳的能力,提升综合素养和人文修养,做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医生。

小结及复习思考题

(简要评析案例教学的实施效果及成果,结合教学实际进行教学反思概述,字数不超过500字。)

我认为本节课有三个成功之处:

1、通过案例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参与积极性,同时加入思政元素,更直观的将德育渗透、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并且为学习放射治疗技术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体现了在用中学的思想,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摆脱了机械的学习方式,有效的培养了学习兴趣。

2、学生在初步掌握放射治疗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之后,组织学员分小组方式讨论,不仅在学习任务中巩固所学知识,并且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情感,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品质和探究的精神,以及用其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此外,通过教学延伸的方式,引导学生有意识涉猎科学研究进展,深入分析课程内容,学会用相关学科方法解决问题,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文献检索、分析、整理归纳的能力,提升综合素养和人文修养,做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医生。

总之,高校培养人才是一项关系到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工程,应将备课与讲课精力向突出医德医风的内涵倾斜,严格把控课程思政的教学过程,充分利用现有的通讯工具的优势,在教学的各个环节着力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注重加强医者仁心教育,培养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医生。

 

牡丹江医科大学教务处 中国.黑龙江.牡丹江.爱民区通乡街3号 邮编:157011 电话:0453-6984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