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教学案例464

作者: 时间:2021-05-14 点击数:

课程名称

放射治疗技术

授课学院

影像学院

授课对象

放射治疗技术(模块班)

授课教师

崔虎军 

职称

副教授 

课程性质

必修课

学时

26

授课章节

第八章 放射治疗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专业知识教学目标

结合放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本单元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放射治疗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的内容;掌握放疗技术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方法;靶区位置的确定和对剂量准确性的要求。

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养成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及工匠精神。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程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等方法融入思政元素,调动学生兴趣,并运用多种信息化手段贯穿于课程。 

思政元素

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

具体教学案例

(对案例进行概括描述,包括具体内容,教学方法,信息化手段,引入思政内容及方式等设计方案,字数不超过1500字)

1.教学内容

1)放射治疗设备质量保证的作用,治疗计划系统的质量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应急情况的处理,这部分内容中融入责任意识、敬业、友善、仁心仁术、救死扶伤的职业精神等德育元素。

2)放射治疗流程中的质量管理设计的流程,治疗实施过程的质量保证的内容,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的概念、方式及临床规范,影响锥形束CT影像配准的因素,呼吸运动管理措施的种类,治疗实施过程中对呼吸运动管理措施的验证与动态监控放射治疗过程中医疗安全的主要内容,这部分内容中融入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等德育元素。

2.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实践任务开展

3.设计理念

在“课程思政”理念下,通过典型案例选取、小组讨论等方式润物细无声地实现立德树人,实现课程思政同向而行,达到协同效应。

4.具体实施过程

1)课前

通过微信、学习通等线上教学工具,将近年放射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事故案例发送给学生们,并布置课前思考题。如:请学生们思考为什么会出现以上放疗事故?这些事故的发生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这些事故是否可以避免?

2)课中

导入环节

分组讨论课前发布的案例并派代表发言,教师进行逐一点评。

之后抛出一个假设如果我是一名癌症患者,让学生们懂得换位思考,让学生尝试以一名癌症患者的身份接受放射治疗时,他想要得到怎样的治疗,是想要得到放疗事故所致的严重不良反应以及医护人员冰冷的态度,还是精准的治疗带来的长期高质量的生存以及医护人员亲人般的关爱。由此导入到本课肿瘤放射治疗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内容,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实施放射治疗的质量控制及做到近乎完美的质量保证,初步培养责任意识与敬业精神。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环节,主要讲授放射治疗流程中的质量管理设计的流程,治疗实施过程的质量保证的内容,两个重点。在讲授知识点时,选取了多个典型案例,引导建立学生敬业、友善的价值观。

在讲授患者计划的质量保证的内容及放射治疗设备质量保证的作用这些知识点时,选取了多个典型案例,引导建立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讨论环节

为了深化教学内容,加强价值引领,本堂课还设置了话题讨论。就课前布置的案例,请同学们结合本课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充分保证放射治疗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前提下,为其选择更为合理的放射治疗方案,进一步引导学生建立能与患者换位思考、为患者排忧解难的仁爱之心和敬业精神。

总结和实践任务布置

总结课程,并布置实践任务。

3)课后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形成放射治疗质量保证的最优化方案。通过实践任务,既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又深化学生对课程内容和德育内容的理解。

(简要评析案例教学的实施效果及成果,结合教学实际进行教学反思概述,字数不超过500字。)

1.特色亮点

1)具有较强的时代感:从近期发生公共卫生事件中选取案例,通过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仁爱心、责任意识。

2)注重价值观和人文素养的养成:通过典型案例的选取、话题讨论、实践任务开展,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善于表达,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职业观。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讲授肿瘤放射治疗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理论,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践强化学生制定放射治疗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的最优化方案的技能,并在点评、修校中提高学生放射治疗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的技能操作素养。

2.教学效果

从学生课堂参与、课后实践任务完成的情况来看,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较好。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案例的分析,参与课堂和课后的话题讨论,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见解,自主认知性强,有正确的立场和观念。


牡丹江医科大学教务处 中国.黑龙江.牡丹江.爱民区通乡街3号 邮编:157011 电话:0453-6984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