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教学案例459

作者: 时间:2021-05-14 点击数:

课程名称

核医学

授课学院

影像

授课对象

17级影像诊断学专业

授课教师

陈传志

课程性质

专业课

学时

1

授课章节

第二章 第一节 放射性药品及显像原理

专业知识教学目标

放射性药物的概念、分类及特点;放射性药物质量控制的基本内容。

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通过对核医学发展简史的介绍,学习科学家努力钻研、艰苦探究的精神;通过学习我国科学家对核医学发展所作的贡献,提升民族自豪感,增加民族自信。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发现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思政元素

提升民族自豪感,增加民族自信心

放射性药物的概念教学案例

实施过程:

讲授放射性药物的基本概念及放射性药物的主要特点,引出放射性核素的来源及放射性药物的制备与质量要求。

在讲解的过程中引入核医学领域近年来国内顶尖专家对放射性药物制备及新放射性药物的研究后自然融入思政课程,如吉大三院马庆杰教授对于18F/PSMA的特异性前列腺显像、第四军医大学盛京医院汪静教授对于新型放射性核素标记相关化合物进行系统特异性显像的研究的等均为世界核医学范围内领先水平等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加民族自信心,并激发同学们对专业课学习的热情。

PPT、绘图及手工制作简易模型向学生展示常用放射性核素的制备方法,并视频演示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的操作流程。

总结放射性药物的制备方法及质量控制要求,让学生明白放射性药物与常规药物的区别及自身特点。

实施效果:

1、将课程思政融入到核医学专业知识中,用国内核医学专业的专家的实际经历来激发同学们对自身专业学习的热情。

2、通过引入典型案例,采用探究发现法,让学生发现放射性药物和普通药物的共同本质和特性,引导学生提炼总结放射性药品的概念,总结放射性药品使用的正当性,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及总结能力。

牡丹江医科大学教务处 中国.黑龙江.牡丹江.爱民区通乡街3号 邮编:157011 电话:0453-6984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