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教学案例435

作者: 时间:2023-11-07 点击数:

课程名称

中药学

授课学院

药学院

授课对象

药学

授课教师

高长久

职  称

讲师

课程性质

必修

学时

60+20

授课章节

总论  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专业知识教学目标

掌握炮制的概念、目的及方法。

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通过课程讲解使学生了解国医国药的发现和发展过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对中医药学的学习兴趣,将来为其展做出贡献。

教学方法与手段

案例教学

思政元素

弘扬爱国精神、热爱国医国药

具体教学案例

思政教学内容:从中医药典籍学习中体会探知中药的历史沿革与变化,从媒体资源获知有关中医药的社会关注热点,从重阳节的菊花和吴茱萸、端午节的艾叶和菖蒲感受到中医药中的生活气息。

汉民族传统节日有一个重要的现象,每当季节更替的时候,人们都要驱毒、除疫、防病健身。由冬入春的三月三上巳节最重要的主题便是祓禊祛灾,由春转夏的五月五端阳节则是恶月解毒,同样,秋末的九月初九也是华夏先民除疫健身的节日。

如何祛疫健身?纵观这些以“卫生”为主题的节日,大致有三种方式:以节令食饮驱病解毒、以浸沐佩戴禳解避疫、以野游和运动亲近自然。如上巳节的佩兰、祓禊、踏青、游春;端阳节的沐兰汤、佩香囊、缠彩缕、食五毒饼、划龙舟、打马球。九月重阳,则是登高、饮菊花酒、插茱萸等等。注重洁净与卫生,崇尚健康与强健,华夏传统民俗节日,真正是“以人为本”“以生命为本”的节日。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

引入思政方式:通过介绍我国端午节、重阳节及其习俗,教育学生在学习中应注重弘扬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热爱国医国药。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思政教学,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端午节、重阳节及其习俗联系到祖国医药和治未病的理念,收获较好的教学效果。

牡丹江医科大学教务处 中国.黑龙江.牡丹江.爱民区通乡街3号 邮编:157011 电话:0453-6984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