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案例进行概括描述,包括具体内容,教学方法,信息化手段,引入思政内容及方式等设计方案,字数不超过1500字) 禁毒永远在路上 (1)含有吡啶的杂环化合物 可待因、吗啡、海洛因结构上均含有杂环吡啶,都是毒品鸦片的“有效”成分之一。鸦片(即阿片)是罂粟果实的乳汁干燥后的产物。 (2)禁毒之路 1804年,德国药剂学家弗雷德里希•塞尔吐纳发现了从鸦片中提取吗啡的方法。 1832年,法国化学家皮埃尔•罗比凯从鸦片中成功分离出可待因。此后,吗啡、可待因等被广泛用作止痛药和止咳药。但很快地,人们发现这些药物具有成瘾性。 为了解决吗啡的成瘾性,1898年德国拜耳公司对吗啡和可待因进行化学处理,结果却生产出更加臭名昭著的海洛因,并作为止咳药加以推广,招致了更严重的成瘾性。 191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哈里森禁毒法,含有海洛因的止咳糖浆成为非法禁药,使用吗啡和可待因受到严格的监管。 1958年,FDA批准被广泛使用的非处方止咳药右美沙芬,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替代可待因的使用。 可待因仍被认为是阿片类药物中“最不易上瘾、最安全的”的品种。直到今天,可待因仍被世界各国广泛用作止痛药和止咳药,尤其是作为处方止咳糖浆的主要止咳成分。 (3)海洛因吸毒者的典型特征 海洛因极易使人上瘾,在吸食海洛因之后会出现困倦、喜欢睡觉、表情麻木、沉默寡言,对周围的事物表现出漠不关心,毫无表情的呆坐,或者是沉浸在半麻醉状态中,瞳孔缩小呈针尖状。如果患者不吸食海洛因的时候,会出现哈气连天、眼泪比较多、烦躁、容易发怒、不安、焦虑,晚上不睡觉,白天不起床等等。长期吸食海洛因,对于人体的危害是很大的,表现为免疫功能全面混乱,注射部位皮肤破损、腐烂,甚至引起海洛因肾脏病等。 (4)毒品的危害 ①对精神心理的危害 毒品是种精神活性物质,会导致吸食者出现兴奋、幻觉甚至抑郁、自杀等精神心理障碍; ②对身体的危害 首先会造成身体器官的损伤,其次会出现一些身体疾病; ③对社会功能的危害 吸食者在获取毒品的过程中,很多正常的社会功能会受影响,对家庭和社会都造成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