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教学案例412

作者: 时间:2023-09-13 点击数:

课程名称

药物化学

授课学院

药学院

授课对象

药学、制药工程、药物制剂专业学生

授课教师

李雪梅

职  称

讲师

课程性质

必修课

学时

102

授课章节

药物化学实验

专业知识教学目标

掌握药物化学的实验方法、基本理论以及实验技能,为新药开发奠定基础。

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药物化学是一门用辨证的观点和现代科学方法研究化学药物的化学结构、制备原理、构效关系等及寻找新药的学科,药物化学实验室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充分融合了药物化学领域的各项知识,也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综合素质,为从事新药研究奠定基础,提高在实际工作中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掌握专业技术的同时,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综合涵养。

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启发式、案例式教学,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了解实验原理,实验操作方法,学生实际的动手操作不仅提高对理论的理解,也增强了学生协作精神,课上才操作与线上中国大学MOOC没有做到的部分相结合,达到学生能掌握实验技能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目的。

思政元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严谨的态度及协作精神。

具体教学案例

(对案例进行概括描述,包括具体内容,教学方法,信息化手段,引入思政内容及方式等设计方案,字数不超过1500字)

药物化学实验是药学专业的重要课程,是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环节,充分融合了药物化学研究领域的各项知识,对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思维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药物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综合素质,也是高校教育中思政课堂的重要环节,可使学生在掌握过硬专业技术的同时,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综合涵养。

药物化学实验多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了解实验原理,实验操作方法,学生实际的动手操作不仅提高对理论的理解,也增强了学生协作精神,课上操作与线上中国大学MOOC没有做到的部分相结合,达到学生能掌握实验技能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目的。

药物化学实验中引入思政内容,首先,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科学正确的世界观可以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正确的方向。药物化学实验中蕴含着丰富的实事求是辩证唯物主义元秦,将理论结合实际、客观现象印证理论知识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融会贯通到教学中,有利于学生灵活掌握专业知识,并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其次,绿色环保教育。在全球环境污染严重的今天,大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应当进一步加强,药物化学实验中可能产生的废液、废气、废渣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在药物化学实验课教学中,秉承绿色化学的观念,合理改进实验方案,同时也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如抗癫痫药苯妥英钠的合成的第一步反应,安息香的制备中,传统方法采用氰化物作为催化剂,对实验者危害巨大,实验后的废液对环境污染也很严重。后使用维生素B1替代氰化物作为催化剂,减少了对环境的危害。也要引导学生对实验的善后,合理处理三废。

第三,科学的态度与团队协作精神。在药物化学实验课中,学生同样可以体会吃苦耐劳、连续奋斗的科学精神。药物化学实验中一个药物的合成,常常包含多个反应过程,每一个反应都需要不同是原料、试剂、仪器和操作处理过程。如苯佐卡因的合成需要两步反应,包含了加热回流、终止反应、反应液处理、纯化、调整反应液pH值、过滤、洗涤、干燥等多个实验操作步骤。考验了学生实验中统筹安排能力,与同组同学团结协作的组织协调能力、淇到闲难劣理问题、解决问题的严诺态度,以及实验中坚持不懈的不服输精神。

(简要评析案例教学的实施效果及成果,结合教学实际进行教学反思概述,字数不超过500字。)

为了更好的开展课程思政,首先要深化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集体备课、自主学习、广泛阅读、开展思政交流活动,丰富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资源,通过多学科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的融合,增强实验课程思政的吸引力和深刻度。其次,是将案例式教学法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融入到药物化学实验课程思政中。如在药物化学实验的安全教育中,通过讨论互动的方法,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通过讨论互动的方法,结合药物化学领域的社会热点和难点,从专业的角度与学生讨论感兴趣的话题,通过“传道受业解惑”的方式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科学的引领。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药物化学课外科研活动,使学生自主自愿的参与到教师的科研课题或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团结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树立起正确积极的职业发展观。在药物化学实验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不仅能够延续实践教学对学生专业度的培养,是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具有人文精神和思想情怀,是学生树立药学专业素养、职业道德、正确人生观和创新思辨理念的重要途径。

牡丹江医科大学教务处 中国.黑龙江.牡丹江.爱民区通乡街3号 邮编:157011 电话:0453-6984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