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案例进行概括描述,包括具体内容,教学方法,信息化手段,引入思政内容及方式等设计方案,字数不超过1500字) 《麻醉药理学》第七章《吸入麻醉药》的主要教学内容为: 第一节、理化性质与分类; 第二节、作用机制; 第三节、药代动力学; 第四节、药效动力学; 第五节、临床常用的吸入麻醉药。 其主要教学方法为以多媒体为教学手段,采用启发式及案例式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期达到课程教学目标。 在第五节临床常用的吸入麻醉药,讲解吸入麻醉药发展史时,自然会讲到乙醚麻醉的发现过程。1846 年 10 月 16 日,美国牙医莫顿在马萨诸塞总医院演示用乙醚进行吸入麻醉,外科医生沃伦在患者毫无知觉的情况下,仅用几分钟就从其颈部切下肿瘤。乙醚麻醉的成功,揭开了近代麻醉学的序幕,从此麻醉进入了历史新纪元。莫顿随之声名鹊起,被认为是乙醚麻醉的发明人。但没过多久,哈佛医学院教授杰克逊宣称自己才是乙醚麻醉的发明人,是他指导了莫顿。如果乙醚麻醉能申请到专利,会给发明人带来巨额利益,因此两人进行旷日持久的发明权之争。1862 年,纽约州法院裁定,乙醚麻醉仅算是发现而非发明,没有资格申请专利保护。长期的争论官司,让莫顿精神疲惫、一贫如洗,杰克逊则精神错乱,死于波士顿一所精神病院。其实早在 1842 年 3 月 30 日美国乡村医生朗就首次使用乙醚麻醉切除颈部肿瘤,后来美国将每年的这天定为国家医生日。在讲述乙醚麻醉的发现过程时,首先要充分肯定几位学者对于麻醉学的贡献,同时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名利观。如果一个人只纠结于眼前利益,可能会限制自身发展,最终一事无成。因此,要培养学生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心态,使其从容应对一切名利诱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