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教学案例371

作者: 时间:2023-06-14 点击数:

课程名称

公共卫生概论

授课学院

卫生管理学院

授课对象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授课教师

杨爱荣

职  称

副教授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

学时

60

授课章节

信息时代的公共卫生

专业知识教学目标

掌握公共卫生信息化的含义;

熟悉公共卫生信息化的作用;

了解公共卫生信息化发展现状。

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1.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合作探究精神。

3.养成脚踏实地、精益求精的良好品质和严谨负责的职业道德观。

教学方法与手段

案例分析法、分组讨论法、任务驱动法等

思政元素

1.核心价值观—爱国:四个自信、家国情怀、时代精神

2.核心价值观—敬业:热爱岗位、职业道德

3.核心价值观—富强:科学技术现代化、综合国力

4.核心价值观—友善:协作、团结、包容

5.核心价值观--文明:以人为本、科学精神

具体教学案例

(对案例进行概括描述,包括具体内容,教学方法,信息化手段,引入思政内容及方式等设计方案,字数不超过1500字)

案例描述:2014年2月,智利在复活节岛报道了寨卡病毒感染的首位本土病例。2015年5月,巴西开始出现寨卡病毒感染疫情,之后多国出现疫情报道。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中心及时响应,迅速完成业务需求分析、功能实现方式的确认,组织技术力量充分依托网络直报平台,在《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疾病分类中增加了“寨卡病毒病”的报告病种选项,定制开发个案信息报告和管理功能,同时完成省级业务管理员用户授权及隐私保护配置等前期准备工作,保障了实时在线的网络报告与寨卡病毒病防控方案的发布同时上线。系统定制的个案信息报告和管理功能,满足了各类医疗机构对寨卡病毒病个案信息及时、安全报告的需求,保证数据统计分析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同时为各级疾控中心加强病例的动态追踪管理、及时掌握疫情态势、制订防控策略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技术支撑。现今,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中国的疫情得到快速有效控制,该系统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及教学方法等

1.课前任务

通过任务驱动,布置学生查阅寨卡病毒病与新冠疫情相关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

2.课堂教学

(1)扼要概述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思政目标)。

(2)老师与学生共同完成寨卡病毒病与新冠疫情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案例介绍。

(3)老师依次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回答,老师引申相关知识。通过分组讨论,教育学生在同学之间相处需要遵循平等的思想,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尊重,团结协作,融入团队价值观。

问题1:什么是公共卫生信息化?

      ----公共卫生信息化的含义

问题2:公共卫生信息化有什么作用?

      ----提高了突发事件的预警能力和传染病控制能力

          有利于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决策更加科学

问题3:中国公共卫生信息化发展现状如何?

      ----构建了全球疾病监测网络覆盖面最大的互联网应用系统

          构建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疾病在线直报网络系统

          构建了全球监测病例个案数据量最大的疾病监测信息系统

          实现了疫情报告与单病种病情监测信息管理的结合

中国SARS后加强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科学技术现代化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以人为本,把人民的生命和健康放在第一位,突显制度优势。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四个自信”,激发爱国热情,培养家国情怀,引导学生对民族、文化和制度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并将科学精神、专业素质、职业道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4)拓展的内容:以需要探究的问题为切入点,提出研究课题,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发展和世界形势的责任担当。

探究课题1:大数据时代的公共卫生信息处理

探究课题2:全球化时代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的国际合作

(5)小结

1.该案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诸多德育元素有机结合,对学生潜移默化开展德育教育,将“四个自信”、家国情怀、科学精神、专业素质、职业道德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由于该案例蕴含了丰富得德育内容,今后还可以从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挖掘思政元素。

2.可以根据课程要求,引导学生凡事从诚信做起,例如,课堂考勤、不抄袭作业、不弄虚作假等,让学生明确诚信是一个人的根本。

3.课程思政中教师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尤为重要,对学生道德和课堂纪律严格要求,传道授业解惑。

 

牡丹江医科大学教务处 中国.黑龙江.牡丹江.爱民区通乡街3号 邮编:157011 电话:0453-6984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