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教学案例369

作者: 时间:2023-06-06 点击数:

课程名称

现代物流学概论

授课学院

卫生管理学院

授课对象

物流管理专业学生

授课教师

吴艳红 

职  称

讲师 

课程性质

必修考试课

学时

54

授课章节

第十二章 国际物流 

专业知识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1.掌握国际物流特征;2.熟悉国际物流系统构成;3.了解国际物流管理发展现状。 

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和文化自信

弘扬民族精神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讨论 

思政元素

文化自信

具体教学案例

(对案例进行概括描述,包括具体内容,教学方法,信息化手段,引入思政内容及方式等设计方案,字数不超过1500字)

知识点:国际物流概念

国际物流(International Logistics,IL):是指跨越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物流活动。

—— GB/T18354-2006

中国最早跨地域的大规模流通从何时起?

古代国际物流1——张骞出使西域

讨论:张骞为何出使西域?两次出使西域的过程是怎样的?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意义?带你穿越到汉朝,如果你是张骞,在被匈奴扣押十年后,是选择留在匈奴,还是继续完成使命?

古代国际物流2——郑和下西洋

讨论: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背景?取得了哪些成就?其历史意义?与张骞出使西域有何相似之处?

总结: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

中国古代的国际物流,主要由当权政府牵头组织,为达到一定的政治目的,而产生的,其最初的目的并不在于进行贸易,而是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承担了贸易的功能,中国古代的国际物流,都是以大宗的货物运输为主。

教学反思

课程思政运用德育的学科思维,提炼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将其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生动化的有效教学载体,在“润物细无声”的知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牡丹江医科大学教务处 中国.黑龙江.牡丹江.爱民区通乡街3号 邮编:157011 电话:0453-6984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