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要研究自己的导航系统 在现代社会中,GPS定位系统可谓是不可或缺的存在之一。不管是平时工作出行,还是假期时旅行游玩,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找路全靠GPS系统。比起纸质地图,GPS不仅信息全面、使用快捷,而且还能自动规划路线,是现代生活的重要工具。 目前全球使用的GPS系统是美国研发的,既然有了免费的全球定位服务,为什么中国还要研制自己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呢?GPS也就是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最早始于美国军方的一个项目,是美国军方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投入研制的。除了日常日出导航,GPS系统还担任着为美国海、陆、空三军提供情报搜集、应急通讯等军事任务,目前美国的GPS卫星部署已经达到24颗,全球覆盖率高达98%。 而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则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于2007年正式开通,2020年7月份,我国的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也正式建成并开通使用,目前,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初步具备区域导航、定位等功能,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提供高精度的定位导航服务,并且还在不断发展建设中。具体来看,北斗系统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其一,他是由三种轨道卫星混合组成的,与美国的GPS系统相比,抗遮挡能力更强,即使是在低纬度地区,也能保证有稳定的信号。其二,北斗系统的导航信号频点更多,通过多频信号的组合,可以提供更准确的信息服务。其三,北斗系统还融合了导航与通信能力,在功能上更加全面,可以发展多种用途。在性能方面,我国的北斗系统不逊于美国的GPS,未来还可能超过美国,但更重要的是,发展出自己的导航系统,就能摆脱对GPS系统的依赖,将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不怕美国的制约和压迫。在未来,北斗系统还将在军事、民用等方面发挥出更大作用,为我国和全世界的发展做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