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护理学》第二册呼吸系统疾病第七章胸部损伤课程思政案例设计
一、课程特色与建设思路
无论战时还是和平时期,胸部损伤都是能够危及病人生命的很严重的疾病,胸部损伤的抢救与护理也是考验医护人员医疗护理技术、评判性思维、职业精神和素养的试金石,在呼吸系统疾病的课程体系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
课程团队秉持“立德树人为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的指导思想,依据专业培养目标,结合学情及课程特点,共同研讨课程思政的建设方案,确定思政目标,挖掘思政元素,优化教学方法,将课程思政贯穿教学各环节,制定多维评价方式,全员全方位育人。
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医学生在入职前都要宣读希波克拉底誓言,护理专业的学生都要宣读南丁格尔誓言,其实誓言就是一种职业精神的传承,抗战时期的白求恩精神是对这种职业精神的发展和弘扬,伟大的抗疫精神是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誓言的力量和白求恩精神、抗疫精神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鲜活的素材,把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教育融入课堂教学、技能培训全过程。
我们课程团队从希波克拉底誓言、南丁格尔誓言、白求恩精神、抗疫精神中挖掘思政元素(不畏艰苦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无私奉献的共产主义精神和敬畏生命、热爱生命、永不放弃的职业精神),确定思政目标为坚定的政治素质、无私奉献的职业素养、温暖的人文精神和伟大的抗疫精神。优化教学方法,将思政元素和专业知识有机融合,通过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学习通等学习平台多元化渗透和信息传递,从而达到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最后通过同行专家评价完成量性和质性评价。
三、课程思政的实施方案
(一)思政教育融入理论课堂
表一 胸部损伤课程中的思政映射点
社会评估课程 |
课程中的思政映射点 |
胸部损伤概述 |
十四世纪的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最早记录了肋骨骨折,希波克拉底誓言也激励了无数的医疗工作者献身医学事业。仁心仁术和救死扶伤是没有国界的。在1963年以来我国先后向亚洲、非洲、欧洲等67个国家和地区派出援外一老人员2,4万人次累计诊治患者2.7亿人次,为授援国培训了大批医疗人员,疫情期间我们也派出医疗队抗击疫情,彰显了我们中国的大国担当与责任,得到了受援国人民的信任和普遍赞扬,是践行和弘扬“不畏艰苦、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精神,是白求恩精神在新时期的延续与升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的践行与展现。 |
肋骨骨折 |
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人,著名的胸外科医生。1937年抗日战争期间携带医疗物质设备远渡重洋来到中国,“白求恩精神”是中国乃至全世界卫生工作者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集中体现,也是医疗卫生展现职业精神的体现。毛主席说“白求恩精神”就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无私奉献的共产主义精神。 |
气胸 |
在晋察冀的一次战斗中,他曾经连续69个小时为115名伤员动了手术,手术室在一座小庙里,外面炮火纷飞,非常危险,但他不肯转移,他说“离火线远了,伤员到达的时间会延长,死亡率就会增高,展示在霍先生都不怕危险,我们怕什么危险”。联系到我们胸外科的科主任党支部书记也曾经连续工作48小时,连续完成了胸腹联合多脏器损伤、肺癌根治和纵膈肿瘤手术,这是一种敬畏生命、热爱生命、永不放弃的职业精神的完美体现。 |
血胸 |
为了保住伤员的性命,白求恩大夫把自己的鲜血输给了中国战士,他愉快的称自己是万能输血者,他还拿出自己带来的牛乳和咖啡端到重伤员面前,看着他们进食,微笑浮现在白求恩的脸上。他对病人高度负责、满腔热情,像爱自己一样去爱每一个病人,他对技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这就是医疗工作者应该弘扬的职业操守和伟大精神。 |
(二)思政教育贯穿实践教学各环节
将课程思政落实于床旁见习的实践教学场景,将具体要求列入每个实践教学项目,将学习态度、言行举止、组织纪律列入考核指标,让学生思考在抗日前线,在缺医少药的艰苦条件下,护士如何能配合医生完成胸部损伤的伤情判断和急救,在和平时期护士如果出现在地震灾区又如何能完成重症病人的转运和救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能够根据不同工作环境分析判断采用哪些方法监测病情变化,在不违反无菌原则的情况下完成对病人抢救。
在呼吸系统疾病的床旁见习中中训练学生沟通交流能力,体验护士的艰辛,体会临床护士专业素质和人文精神的要求,感受慎独精神的重要性,课程结束前学生书写专业知识和精神素养方面的收获,多维评价思政教育效果,通过训练-体会-考核的模式,在实践中不断护理本科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三)思政教育延伸线上教学
通过教学平台营造思政氛围,充分利用学习通和钉钉群将思政内容上传,用于课堂内容补充与课程总结,传递正能量;推送新学期寄语,加强师生心与心的沟通;分享学生的感悟和体会,增强护理学生的人文环境的营造;推送专业与思政相结合的科普文章,承担社会服务与责任,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思想,课程老师与学工老师共同审核,确保价值引领作用,通过QQ群与微信群与学生沟通和互动,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解决需求和困难。在抗疫期间开展线上教学的过程中,每一次课前都要对学生进行宣传和动员,稳定学生情绪,确保网络教学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