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教学案例271

作者: 时间:2022-10-25 点击数:

课程名称

食品安全学

授课学院

公卫

授课对象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

授课教师

沈  雪

职  称

助 教

课程性质

必修

学时

48

授课章节

第一章 绪论

专业知识教学目标

掌握食品安全学的基本概念熟悉食品加工中的危害因素了解国内外食品安全概况

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介绍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近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和科学自信。

教学方法与手段

启发式、讲授式、互动式教学

思政元素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具体教学案例

(对案例进行概括描述,包括具体内容,教学方法,信息化手段,引入思政内容及方式等设计方案,字数不超过1500字)

“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们生活的最基本必需品。每天只要打开电视或翻看报纸,就可以看到大量的各种各样的食品广告。随意走上街头,不论是在商场、超市乃至街旁商亭,食品都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最近一个时期,食品质量出现的问题频频见诸报端。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食品安全问题不像一般的急性传染病那样,会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卫生条件的改善及计划免疫工作的持久开展而得到有效的控制。相反,随着新技术和化学品的广泛使用,食品安全问题将日益严峻。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不论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完善与否,都普遍面临食品安全问题。因此,食品安全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我国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整顿食品市场。2006 年,中国质检部门立案查处食品违法案件约4.9万起,查获假冒伪劣食品货值金额约4.5亿元人民币。由于我国食品卫生状况令人担忧,2007727日国务院召开全国产品质量工作会议; 2007813日国务院成立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20078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食品质量安全状况》白皮书; 2009年我国颁布《食品安全法》,加强我国食品安全的监管工作。因此,正确地了解我国食晶安全现状,发现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方案,是改善我国食品质量的当务之急。

食品质量与安全关系到人民健康和国计民生、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繁荣与稳定,同时也关系到农业和食品工业的发展,因而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如何保障食品质量与安全是一个涉及科学、技术、法规、政策等方面的综合性问题,也是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共同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随着全球经济-体化的发展,各国间的贸易往来日益增加,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已没有国界,世界上某一地区的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很可能会涉及其他国家,国际社会还普遍将食品质量与安全和国家间商品贸易制衡相关联。

食品质量与安全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农业和食品工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影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影响我国与世界各国间的食品贸易的发展。有鉴于此,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以及世界各国近年来均加强了食品安全工作,包括机构设置、强化或调整政策法规、监督管理和科技投人。2000年在日内瓦召开的第53届世界卫生大会首次通过了有关加强食品安全的决议,将食品安全列为世界卫生组织的工作重点和最优先解决的领域。近年来,各国政府纷纷采取措施,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法律、法规。我国的总体食品质量与安全状况良好,特别是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实施以来,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和标准,也建立了一批专业执法队伍,特别是近年来政府对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视,致使总体食品合格率不断上升。然而,由于我国农业生产的高度分散和大量中小型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存在,加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食物链中新的危害不断出现,我国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不安全因素以及潜在的食源性危害。

(简要评析案例教学的实施效果及成果,结合教学实际进行教学反思概述,字数不超过500字。)

将课程思政引入食品安全学课程,达到了专业技能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目的,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成了良好学习风貌,提升了教学效果,并且推动了一部分同学的课外延伸学习,基本实现了对大学生在知识传播中进行价值引领,在价值传播中丰富知识底蕴的双重育人效果。

 

牡丹江医科大学教务处 中国.黑龙江.牡丹江.爱民区通乡街3号 邮编:157011 电话:0453-6984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