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案例进行概括描述,包括具体内容,教学方法,信息化手段,引入思政内容及方式等设计方案,字数不超过1500字) 第一章 第一节 管理与管理心理学 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目标在于推动课堂教学目标的变 ,即由过去单纯的知识传授向知识、能力与素养全面培育转变,实现知识导向与价值引领有机融合,助力“三全育人”目标的实现。在价值引领方面,就是要增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主导地位。具体到《管理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要对学生实现价值引领,除了向学生传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优秀企业管理实践和优秀企业家管理思想之外,还需从党史、新中国史中挖掘其中蕴含的丰富的管理哲学思想,让学生从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历史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管理规律,引导学生遵循正确的价值取向,以所学的管理心理学理论知识来客观审视社会热点、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帮助学生树立为中国梦奋斗终生的信念与信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 在讲解“管理学的职能及其内在联系 ”知识点时,我们引导学生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管理职能出发理解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并要求学生论述中国企业应如何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在讲解“组织职能”理论时,我们以“中国共产党为何能救中国”、“中国共产党为何能发展中国”,以及“中国共产党的三湾改编”等伟大历史实践来阐述组织设计 、组织目标管理 、组织的使命与愿景 、组织变革等重要知识点。 在讲解“领导职能”理论时,我们以习近平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一重要讲话揭示领导者应该具有的独特领导特质和领导行为,从而增强学生的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总体来看,在《管理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过程中,从党史 、新中国史这些思政元素中挖掘管理心理学理论知识点并将两者有机融合,真正地实现了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创造性转化。 思政内容:增强学生的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让学生在研读、感悟这些思政元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与创新能力,形成更为全面的综合素质以及更为深厚的文化底蕴,最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