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教学案例260

作者: 时间:2022-10-05 点击数:

课程名称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授课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

授课对象

预防医学本科生

授课教师

牛莹莹

职  称

 讲 师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

学时

46

授课章节

第三章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 第二节 金属和类金属中毒

专业知识教学目标

掌握毒物和职业中毒的概念;生产性毒物进入机体的途径;慢性铅中毒的临床表现;熟悉铅的毒作用机制、慢性铅中毒的诊断、处理原则及预防措施;

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激励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在校期间努力学好过硬的知识本领,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兢兢业业做好做精自己的工作,培养学生甘于奉献,敢于担当的使命感和职业责任心。

教学方法与手段

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教学,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手段作辅助课堂教学,课下采取在线辅导答疑、在线测试。 

思政元素

生态文明、环境保护、爱岗敬业、服务社会、敢于担当

具体教学案例

(对案例进行概括描述,包括具体内容,教学方法,信息化手段,引入思政内容及方式等设计方案,字数不超过1500字)

本案例运用在讲授“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的金属和类金属中毒”环节,采用案例、讨论、启发等方式围绕金属铅的接触机会、毒作用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和预防措施开展理论教学,在教学活动中,采用三个教学环节,既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论教学,又能将理论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明白环境与人健康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发展经济的同时更要保护祖国的绿水青山;激励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在校期间努力学好过硬的知识本领,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兢兢业业做好做精自己的工作,培养学生甘于奉献,敢于担当的使命感和职业责任心。

第一环节教师话题导入(5min):教师简要介绍案例,采用讲授、图片演示、播放对此事件报道的视频.

[案例]2005315日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孤山子乡沙坡峪村沙坡峪小学,早上孩子们上学不久,教室里突然闻到一股酸酸的草药味,上第一节课的时候,多名学生出现头痛、呕吐、迷糊、腹痛等症状,随后又有许多学生出现相似的症状。学校老师发现后,及时将孩子送往医院进行急救,有的孩子进了高压氧舱。几天来,这些孩子接连出现不舒服的感受。后来因为诊断不出原因,家长担心孩子,便集体来到北京。从317日开始,该校161名师生陆陆续续来到北京博爱医院就医,经初步筛查,有63个人的血铅含量超标,其中有数十人严重超标,患童不断出现长时间流鼻血、腹绞痛、突发性休克等严重症状,转到了专门医治职业病中毒的朝阳医院。

兴隆县委县政府对该中毒事件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了有力措施,确保学生的健康和社会稳定。320日上午,职业病科主任王涤新教授赶到了沙坡峪村,对学校周边的空气等环境做调查和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展检测工作。调查发现兴隆县以产矿为主业,整个县大大小小的炼矿厂不计其数,不时有拉矿的大卡车迎面开过,路两边不断能看到废矿石堆积,学校的西北方就有一个铅锌厂,污染周围的空气和饮水,使孩子出现铅中毒,兴隆县环保局给这个铅锌厂下发出了停产通知。

第二环节展开讨论(5min):学生讨论此案例还来的启示,教师正向引导讨论方向,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呼吁学生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三环节理论教学(30min):根据案例中涉及到的金属铅的接触机会、毒作用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和预防措施进行讲解分析,隐形渗透要尊重病人,对病人关怀,激励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在校期间努力学好过硬的知识本领。

在引导学生讨论和理论教学环节,加入思政内容,让学生深刻感悟“生命-责任-担当”的意义,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意识、对科学的追求精神、对病人的关怀和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强化学生的职业使命感,提高学生对患者人群人文关怀的素养,培养医学生服务于患者的意识。

(简要评析案例教学的实施效果及成果,结合教学实际进行教学反思概述,字数不超过500字。)

本案例围绕“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的金属和类金属中毒”内容,采用案例、讨论、启发等方式开展理论教学,在授课过程中,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突出位置,在教学各环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正确的价值观等内涵隐性渗透到每个教学点,寓思政教育于无形。教学活动实践证明,通过案例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和技能,又引导学生了解环境与人健康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更重要的是正确认识自己岗位的性质及肩上承担的责任,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服务患者的意识,达到了思政教育教学目标。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采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优化课程设计,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课堂教学效果。

 

牡丹江医科大学教务处 中国.黑龙江.牡丹江.爱民区通乡街3号 邮编:157011 电话:0453-6984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