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教学案例243

作者: 时间:2022-09-01 点击数:

课程名称

团体心理咨询

授课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

授课对象

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

授课教师

张殿君

职  称

教 授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

学时

64

授课章节

第三章  心理咨询技术 第五节 移情与反移情

专业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移情和反移情的定义;

2.熟悉移情和反移情的处理;

3.了解移情和反移情产生的原因。

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1.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专业情感教育,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注重学生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的养成;

3.培养学生平等守信,有责任担当,提升专业素养;

教学方法与手段

依托本课的主要知识点,结合经典心理咨询案例等,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课堂讲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 

思政元素

以人为本、人文精神、文化自信、职业道德

谦逊、包容、真善美、人格平等、尊重、守信

责任意识、纪律意识 

具体教学案例

一、知识点介绍:

移情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是指人有一种重复的倾向,就是将他早年对重要他人的情感、态度、感觉、冲动与欲望无意识地重现在当前的人际关系之中。

移情使来访者早期被压抑的情结显露出“原貌”,此时来访者表现的似乎忘记了前来咨询的目的,而是将幻想、冲动和注意力投向了咨询师。虽然来访者似乎摆脱了对原来的重要人物和事件的回忆,但却陷入新的不现实的情景中。这种移情状态,实际上是来访者把对父母以及对过去生活中某个重要人物的情感态度和属性转移到咨询师身上,并对咨询师作出反应的结果。

弗洛伊德最早阐明了移情现象。移情通常有两种不同的类型:

1.正移情( positive transference)

2.负移情( negative transference)

二、教学方法:结合视频案例分析讨论

三、思政案例:来访者的移情(咨询视频截图)    

         

问题及思考:

1.什么是移情?    2.案例中,女性来访者咨询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3.案例中,来访者对咨询师的情感是怎样的?你怎么理解?

4.案例中,咨询师面对来访者的特殊情感是怎样应对的?有什么问题?

5.谈谈你对移情的看法是什么?

本次案例教学,紧紧依托本节课程移情的知识点,谋求认知与情感的融入,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通过经典咨询视频等各种音像刺激的信息化手段,加深了对移情等各知识点的理解和领悟。同时,案例的讨论与分享过程,也让我们看到了学生较强的参与意识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本次案例教学,学生接纳和理解了基本的知识点,心理咨询的魅力也深深地启迪和感染着每一名学生,他们收获紧张与兴奋的同时,也真真切切地获得了一次专业情感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总之,从专业咨询角度来说,移情是有意义的。来访者对咨询师产生移情是心理咨询中的正常甚至是必要的现象。透过移情,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其深层的心理问题,并运用移情来引导对方领悟。来访者有时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但经深入询问,一般多能明白其中的原因。

如果来访者对异性咨询师产生带有性意味的移情,咨询师不必害怕,应当婉转地向对方说明这是咨询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现象,但这不是现实意义上的爱。咨询师一定不要伤害对方的自尊心,要让来访者知道咨询师明确、坚决的态度,将其引向专业化的咨询关系上来。如果任其发展,不但会干扰正常咨询的进行,还会带来麻烦。至于别有用心地利用来访者的移情满足自己的某种私欲,是一种严重违反心理咨询职业道德的行为。如咨询师觉得自己难以处理来访者的移情,可以将这位来访者转介给别的咨询师。

本案例最终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真正懂得,必须遵守职业道德,正确对待咨询过程中出现的移情现象。

牡丹江医科大学教务处 中国.黑龙江.牡丹江.爱民区通乡街3号 邮编:157011 电话:0453-6984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