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教学案例249

作者: 时间:2022-09-15 点击数:

 

课程名称

环境卫生学

授课学院

公卫学院

授课对象

预防医学、卫生检验检疫

授课教师

谷红梅

职  称

副教授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

学时

46/30

授课章节

大气卫生

专业知识教学目标

【掌握】

1.大气污染的来源,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及其存在的形式。

2.大气污染对健康的直接危害、间接危害。

【熟悉】

1.大气的结构、对流层和平流层卫生学意义。

2.气候变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酸雨的危害。

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立足于“志存高远、学以报国”创新人才培养,“爱国赤子情怀、践行绿色发展”的医者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

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图片、小视频等结合多媒体课件的进行讲解,应用启发式教学法,采用课堂讨论、线上答题方式互动。 

思政元素

通过介绍伦敦烟雾事件等典型案例使学生熟悉大气污染的来源及危害,引导学生理解大气环境的优劣与人群健康状况息息相关,牢固树立大气环境与人群健康和谐统一的意识,提升自身生态文明。

具体教学案例

(对案例进行概括描述,包括具体内容,教学方法,信息化手段,引入思政内容及方式等设计方案,字数不超过1500字)

一、案例内容:

11952125日,英国许多地区被浓雾覆盖,伦敦市情况尤为严重,当时伦敦冬季多使用燃煤采暖,市区内分布许多以煤为主要能源的火力发电站,因处于高气压中心位置,空气流动停止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引发连续数日的大雾天气,能见度为零。历史资料显示,从1952125~8日的4天里,伦敦市死亡人数达4000人,在发生烟雾事件的一周里,48岁以上人群死亡率为平时的3倍,1岁以下人群的死亡率为平时的2倍。在此之后的2个月内,又有近8000人因此次烟雾事件而死于呼吸系统疾病。

2、某市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常住人口剧增,机动车保有量增加。某年冬季该市出现了持续多天雾霾和污染天气。全市污染等级普遍达到最高的“严重污染”。该市气象台随即发布了雾霾橙色预警,全市各地区PM2.5浓度最高值已达到700μg/m3。各大医院呼吸科、儿科等门诊患者数量较平时也有增多。

二、教学方法:

灌输与渗透相结合、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

三、信息化手段:

案例视频、图片及多媒体课件

四、引入思政内容及方式:

1、雾霾天气中,大气中颗粒物主要污染来源:

汽车尾气→绿色出行,减少私家车使用,可使用公交车等交通工具;

燃煤→尽量使用集中供暖,家用生活燃料使用燃气等;

公路扬尘、建筑物扬尘等→减少灰尘散落(如不燃烧爆竹),家庭装修建筑废弃物集中处理。

2、颗粒物对人群的主要健康影响:

(1)呼吸系统——局部支气管的通气功能下降,细支气管和肺泡的换气功能丧失,长期作用可使呼吸道防御机能受到损害,发生支气管炎、肺气肿和支气管哮喘等;

(2)心血管系统——颗粒物可通过干扰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直接进入循环系统、刺激呼吸道产生炎症释放细胞因子引起血管损伤等机制产生心律不齐、血栓、心肌梗死;

(3)颗粒物致癌、人群死亡率增加→关闭门窗、室内开启空气净化措施,减少不必要的室外活动,外出戴防护口罩,服从政府管制(如单双号出行、每天出行次数等)

(简要评析案例教学的实施效果及成果,结合教学实际进行教学反思概述,字数不超过500字。)

大学专业课具有传授专业知识、培养能力及思想政治教育双重功能,承载着培养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作用。专业课程经过知识点的梳理,总是会有思政元素可以进行融合的,因此,在专业课教学设计时,应该积极去挖掘课程知识点与思政元素切入点,真正的将专业课的教学做到“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

牡丹江医科大学教务处 中国.黑龙江.牡丹江.爱民区通乡街3号 邮编:157011 电话:0453-6984332